格尔木市以提高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突出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发展,以优势企业和产业协会为依托,深入推进农牧业标准化生产和品牌计划。
一是扎实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2021年持续开展格尔木市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项目落实面积3.5万亩,其中枸杞31200亩,粮食作物0.38万亩,参与农户752户,种植企业11个,采购发放商品有机肥4550吨。开展有机肥施用、绿色防控为内容的双减技术培训7期,培训人数166人次。枸杞产业质量安全水平整体提升。二是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20年下达格尔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0.58万亩,组织实施了2020年格尔木市(河西农场片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项目区建设规模为5993.97亩,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5802.22亩。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5%,预计6月底完成建设。三是健全追溯体系加强质量安全日常监管。进一步健全市、乡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落实乡镇一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人员、设备,增强基层检测监管能力。建立13个重点农业企业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全面督促企业严格按照生产技术规程、质量控制措施组织管理生产,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严格落实《农药经营许可征》管理制度,审核发证企业16家,规范农药市场经营,强化农业投入品源头管理。全市种植业产品检测合格率多年稳定在98%以上,畜禽产品、水产品检测合格率100%。四是加快推进格尔木市牦牛藏羊原产地可追溯。投资207万元,按照“出生佩戴、全程管控”的追溯要求,对出生30-90日龄内的牛羊羔统一佩带追溯标识,现牦牛佩戴耳标1683头,藏羊佩戴耳标42239只,录入养殖信息43922条,追溯体系正在建设完成中。五是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在全市全面开展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在格尔木市的试行工作,逐步将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小散户等主体列入试行范围,严格检测,由生产者在自控、自主的基础上自主开具合格证,2020年共发放《合格证》1.46万张,覆盖农产品2604吨。强化生产者的主体责任,推动其树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发挥自律作用,让消费者更加放心购买农产品,更加有效地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截止目前,累计建成枸杞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3万亩,出口枸杞标准化生产基地1万亩,绿色枸杞认证0.9万亩,德国BCS有机枸杞认证1.5万亩,国内国外有机双认证0.3万亩,培育青海省著名商标企业2家,格尔木源鑫堂生物科技公司“源鑫堂”枸杞和青海康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册的“呀啦嗦”枸杞产品获得“青海省著名商标”,率先建成全省第一个农产品(枸杞)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级)。“虹鳟鱼”等22个产品通过农业部绿色认定,“格尔木蒙古羊”等三个产品通过农业部地理标志认定。认证登记“二品一标”特色绿色食品基地9个。2020年,枸杞种植面积达到10.1万亩,总产达到1.7万吨,产值近6亿元,其中出口4054.7万元、增长20%。
下一步,将加快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创建、牦牛藏羊原产地可追溯工程建设和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加强农产品认证力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落实各项技术措施,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掌握绿色防控的关键技术,将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按照统一、规范的要求设置试点区域标牌,明确试点作物、试点目标、技术模式、行政及技术负责人等信息,强化责任监督,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发展思路,为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作出格尔木贡献。(责任发布:杨宝华(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