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6月上旬天气概况
根据青海省气象台预报:
气温:6月上旬,青海省全省旬平均气温介于2.6~20.0℃,与历年同期(1981~2010年)相比,玉树、班玛、囊谦、久治、冷湖和野牛沟偏低0.1~1.5℃,清水河和杂多持平,其余各站偏高0.4~3.5℃(图1)。
降水:6月上旬,青海省全省旬降水介于0.0~48.5mm之间,其中格尔木、茫崖、小灶火和乌兰无降水或微量降水。与历年同期(1981~2010年)相比,玉树、治多和囊谦偏多1成~8成,其余地区偏少1成~10成(图2)。
图1 6月上旬平均气温距平图(℃) 图2 6月上旬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图(%)
二、作物生长发育与农业气象条件评价
冬小麦:民和和贵德冬小麦均未乳熟。
春玉米:民和春玉米未拔节。
春小麦:大通和贵南的春小麦分别于6月5日和6月8日普期拔节,均较历年提前2天,长势普遍较好。湟源和共和的春小麦于6月6日进入春小麦拔节始期,较历年推迟2天,德令哈春小麦于6月10日进入春小麦拔节始期,较历年提前2天。湟中和互助的春小麦未拔节。
油菜:共和油菜于6月10日进入现蕾始期,较历年推迟3天。互助和德令哈的油菜未现蕾。
蚕豆:湟源蚕豆未开花。
青稞:贵南青稞于6月8日进入拔节始期,较历年提前3天。门源青稞未拔节。
马铃薯:互助马铃薯未出苗。
牧草:海晏斜茎黄芪6月8日进入现蕾始期;曲麻莱苔草6月6日进入开花始期。
本旬农业区和牧业区大部气温偏高,降水偏少,但土壤墒情相对较好,整体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牧草生长较为有利。
三、牧草返青期遥感监测
5月下旬EOS/MODIS卫星遥感数据监测显示:青海省东部大部分地区牧草已返青,而中西部自东南向西北陆续返青。从各州来看,黄南和海北大部分地区牧草已返青,海南东南部和北部牧草已返青,果洛东部牧草已返青,玉树已返青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图3)。
图3 5月下旬青海省草地返青状况遥感监测图
根据青海省气候中心预测,预计2021年6月中旬—下旬,各地较常年相比,降水海北西北部、果洛大部、黄南南部、玉树以及沱沱河偏多15%~35%,省内其余地区偏少15%~55%,其中海西中西部和互助、化隆偏少幅度最大,为55%。气温海西东部、西宁、海北及五道梁、玉树市正常略高,省内其余地区偏高1.2~1.5℃。我省牧区泽库、兴海、同德、玛沁、刚察和海晏草地土壤可能出现阶段性土壤干旱,影响草地牧草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其余牧区气象条件有利于牧草的陆续返青和生长。
四、土壤水分监测
根据6月8日CLDAS土壤水分监测资料显示,0~20厘米土壤相对湿度:贵德中部、循化北部、平安北部、化隆南部的部分农田区域介于40%~50%,民和大部、尖扎大部、化隆中部、同仁北部、互助中部的部分农田区域介于50%~60%,其余各县的农田区域均大于60%。
根据青海省地方标准DB63/T1578-2017:贵德中部、循化北部、平安北部、化隆南部的部分农田区域为中度土壤干旱,民和大部、尖扎大部、化隆中部、同仁北部、互助中部的部分农田区域为轻度土壤干旱,其余绝大部分区域农田的土壤墒情适宜(图4)。
图4 6月8日青海省东部农业区(0-20cm)土壤相对湿度监测图
五、对策建议
目前,青海省大部分农业区处于分蘖拔节期,是作物需水关键期,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阶段,各地要及时查看农田墒情,适时灌溉,并合理施肥,力争穗大、粒多,保证产量,灌溉条件较差的浅脑山地区要采取松土等保墒措施,防止干旱出现。
牧业区各地应注重草场的封育与保护,合理安排牧事活动,保证牧业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6月份天然草地进入旺盛生长阶段,此时容易发生过度放牧、牲畜啃食甚至刨食现象,严重影响天然草地后期生长,加强草地管理和科学放牧,确保草地正常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关注天气预报和预警,合理安排牧事活动,避开灾害性天气过程做好牲畜转场工作;加强草地鼠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促进土壤增墒补墒。(责任发布:杨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