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种:选择抗病、高产的本地品种西宁莴笋和格尔木莴笋。
二、播期:育苗移栽,春莴笋苗龄60天;秋莴笋苗龄30天。
三、浸种催芽 :莴笋属冷谅性蔬菜,种子在4℃开始发芽,15℃以芽最快。催芽时应先将种子浸泡12—24小旱,然后用湿纱布包好,放入冰箱,保持温度在10℃—20℃。也可将种子吊挂在深井里,离水面30—40厘米处。催芽期间,每天用清水洗种,4—5天左右种子露芽,可取出播种。
四、育苗:选择好苗床,施好苗床肥。播种时适当增加种量,一般每平方米苗床播种20—25克,秋季育苗气温高时浇足水,盖遮阳网或稻草保温。必要时每天喷水一次,亦可在棚架下育苗,形成凉爽湿润气候环境小气候,培育壮苗。
五、定植及田间管理
5-6片叶时定植,定植密度为株行距25×(30—40)厘米。定植前整地施足底肥,亩用过磷酸钙25—35公斤,三元复合肥30—40公斤,鸡粪1000公斤。定植后每隔10—15天追肥一次。可亩用尿素4—5公斤。定植密度为25×(30—40)厘米。及时防治蚜虫、斑潜蝇、霜霉病、软腐病等。优先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型生物、化学农药。根据莴笋的生长情况和市场需求,陆续采收上市。(责任发布:刘晶(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