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农业农村厅指导下,省畜牧总站针对牦牛育肥场户信心受挫、生产受阻、效益受困、规模骤降等现实问题,为稳定东部农区一批具有长期丰富的养殖经验且受困于用地政策的合作社和农户信心。选择湟源、大通、平安、循化、民和等5个县的19个牦牛育肥主体,投入250万元实施了牦牛冬季育肥规范养殖建设项目,建设了装配式牛圈、围栏,配套了TMR全日粮制备机、饲料搅拌机、电动撒料车、保温式饮水槽、自动下料工艺料槽、清粪车等小型设施设备。
通过项目实施,19户主体利用冬歇茬子地3-5个月育肥牦牛3231头(户均170头),出栏收益211.1万元(户均11.11万元)。建设的装配式牛圈和围栏将47.69亩(户均1670平米)耕地作为临时养殖用地,有效解决了“用地难”问题。春季全部完成耕地种植,共种植590.48亩(户均31.08亩),主要种植燕麦、玉米,少部分为青稞、小麦、油菜。育肥产生牦牛粪便1069.79吨(户均56.3吨),其中:84.05吨就地利用,985.74吨异地利用。19户化肥使用量较上年度减少50%。完成收割并测产的13个主体,农作物产量较上年度提高17.11%。
耕地夏季种植农作物,合理利用冬歇时间进行“茬子地+饲草料”育肥牦牛,探索出了一条东部农区适宜推广的牦牛“夏种冬养”新模式,做到了种植和养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互补,达到了“以地定养、种养结合、粪污利用、循环发展”的目标,实现了“一地两用”、种养互促和增产增收的良好成效。
(责任发布:马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