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不平,大家铲;脏乱差,大家管。”2023年6月,青海省门源监狱派驻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二塘乡尕什加村驻村工作队踏入尕什加村的第一天,就投入到了工作中。
驻村工作队一点也不把自己当外人。多少年了,村内道路坑洼不平,垃圾随处可见,村民们也就这么过来了。
驻村工作队员可不干,“这是我们自己的家,这样破败不堪,日子怎能过好!”既然是大家的家,那就召开村民大会,发动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由村集体经济出资金,村民出工出力,清理垃圾、平整道路、修缮房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村子的面貌焕然一新。工作队还争取资金,为村子修建污水处理管道30米,维修了村委会破旧房屋9间,硬化了村内部分道路,并指导村民开展庭院整治,种植花卉树木,在公路两边种植云杉1500株,在村委会院子和部分村民房前屋后种植丁香树750株,开展河道治理和填埋泥洼大坑2处,拉运土方1000方,青草种植3亩。整治后的尕什加村,变美了。村民忍不住通过手机将照片分享在互联网上,引得一众游子纷纷点赞“我们想立刻回家看看。”
驻村工作队深入走访,了解村民需求,特别是孤寡老人、监测户和脱贫户的生活困难。不仅为他们送去生活必需品,还协调医疗资源,确保生病老人得到及时治疗。实施精准帮扶策略,通过定制化的技术培训和产业扶持,激发村民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困难群众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掉队。
积石山6.2级地震后,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立即排查受灾情况,为受损村民提供及时帮助。帮他们转移粮食、物品、拆除危房、加固维修房屋,确保村民生命财产安全。持续关注特困供养人员等困难群体,积极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驻村工作队利用“村村响”广播、入户走访、发放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向村民传递党的惠农政策。深入倾听村民关切问题,细致回应,增强了政策透明度与村民参与感,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驻村工作队还充分挖掘当地资源优势,布局特色种植与养殖业,引进农业种植技术,构建起“合作社+农户”的合作链条,实现资源高效整合与利用。定期举办种养技术培训,提升农民技能素质,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升。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为乡村经济注入了强劲活力,点亮了村民增收致富的希望之光。
驻村工作队注重提升村“两委”班子的综合素质与治理能力。通过系列培训与实战演练,铸就村干部坚定的政治信念和较强的业务素养。积极引导村“两委”班子将“为民服务”的理念融入血脉、践行于行,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党员干部的率先垂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不竭的动力源泉。
驻村工作队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穿梭于田间地头,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希望的花朵。目睹着村庄面貌的日新月异和村民们的幸福笑容,他们深感自豪与使命。站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他们将青春与热血根植于这片热土,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奋力书写乡村振兴的辉煌篇章。
(责任发布:赵玉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