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营造非遗文化保护传承的良好校园氛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0月29日,青农职院开展了“非遗”河湟皮影戏进校园活动,邀请大通县东峡克麻灯影队,为师生们带来一场非遗皮影戏视听盛宴。
河湟皮影戏非遗传承人李彩亭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河湟皮影戏的历史、起源、制作工艺及流行范围等。河湟皮影戏是青海省的传统戏剧,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形成于明清时期,具有独立、成熟的板腔体声腔体系,以及专用的弦索音乐曲牌和打击乐曲牌。
随后,皮影艺人们灵活操纵着皮影,在幕布上演绎出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从《我们的校园生活》《教育从娃娃抓起》《中华民族一家亲》等现代故事,到《新武松打虎》《孙悟空降妖》等民间故事,每一个剧目都充满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夸张、幽默、神奇变幻的表演手段,铿锵的锣鼓、沧桑的唱腔以及活灵活现的人物表演,让同学们完全融入到故事的精彩情节中,欢呼雀跃,掌声络绎不绝,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大家切切实实地领略了一番“一口道尽千年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的皮影艺术。
表演结束后,热情高涨的同学们还纷纷上台,在皮影艺人们的指导下操纵皮影,直观地体验了一把皮影戏表演家的乐趣,体验到了皮影艺术的巨大魅力。
“三尺生绢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趣中增乐、乐中增智、智中增知。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更让同学们近距离接触了非遗文化,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粹,进一步培养文化自信,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责任发布:赵玉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