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备耕是全年粮食生产的首战,也是一年收成的基础。雨水节气已过,在农耕文化中,这象征着新的一年农事活动的开始,寓意着丰收的希望。万象更新争春早,未雨绸缪抢农时,全国各地的春季田管和春耕春种工作已经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在希望的田野上奏响丰收序曲。
责无旁贷,争取主动。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春播粮食面积占全年一半以上、产量占全年六成左右,确保春耕开好局起好步,对于夯实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基础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二十一连丰”,总产量在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基础上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抓早抓实春耕农业生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密码。夯实大国粮仓、端牢中国饭碗,要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以舍我其谁、只争朝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不失时机、一着不让推进春耕备耕,打好农业生产开年“第一仗”。
未雨绸缪,备在实处。农业生产季节性、时效性强,等不得、慢不得,更马虎不得,春耕备耕,关键在一个“备”字,备足、备细、备好,早安排、早谋划、早落实,努力做到有备无患。既要备足种子、农药、化肥、农机具等春耕生产物资,保证农资供应部门的足够储备,也要从早着手做好田间沟渠清淤疏浚、设施除雪加固;既要组织检修、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具,也要开展农机、植保等技能培训;既要健全进村入户的农资配送网络,破除“肠梗阻”、确保全覆盖,也要善于借助电商、直播等平台优势,线上线下“无缝对接”,充分满足春耕备耕需要。
不误农时,抢抓当下。做好春耕备耕工作,关键在人,关键在勤,关键在积极作为、抢抓主动权。各地紧锣密鼓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春耕生产社会化服务、加强农资农机市场监管,落实优质农田管护、高标准农田建设责任,展现出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拼抢姿态,掀起齐心合力抓备耕、保春耕的春季农业生产热潮。培训农机手,做好农机调试、保养,推广应用无人机等新型农机,推动播种、植保上“云”用“数”,更好发挥智慧农业作用,进一步提高效率,为抓春耕、抢农时赢得时间和主动,为夏季和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责任发布:赵玉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