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区医疗保障政策
1.哪些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可以享受绿色通道?
答:医疗救助对象、过渡期内稳定脱贫人口全年开通参保缴费绿色通道,不设待遇享受等待期,仅缴纳个人缴费部分。
2.哪些人员可以享受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缴费资助?
答:全额资助:特困供养对象、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参加居民医保个人缴费给予全额资助;50%资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低收入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含享受残疾人生活补贴的重度残疾人),低保边缘家庭成员中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未成年人;重点优抚对象,参加居民医保个人缴费部分按50%给予资助;递减资助:脱贫人口中的农村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过渡期内参加居民医保个人缴费部分,由医疗救助资金逐年按90%、80%、70%、60%、50%递减的比例给予资助,2023年资助比例为70%、2024年为60%、2025年为50%。
3.门诊特殊病慢性病有什么救助保障政策?
答:统筹加大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病慢性病救助保障,重点救助对象门诊和住院救助共用年度救助限额,其中,特困人员最高限额为7万元,其他重点救助对象最高限额为6万元。医疗救助对象经三重制度等支付后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的,按政策规定给予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
4.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标准是多少?
答: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巩固住院待遇保障水平,城乡居民政策范围内的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稳定在70%以上;“两病”政策范围内的药品费用报销比例稳定在50%以上;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病慢性病政策范围内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稳定在50%以上。
5.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如何报销?
答:参保的城乡居民住院费用按现行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规定报销后,个人自付费用累计超过12000元以上的,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80%,无封顶线。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大病报销比例提高5%(即85%),起付线降低50%(即6000元)。
6.特困人员、农村低保对象和纳入监测范围的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有什么倾斜保障政策?
答:2022年至2025年,对特困人员(含孤儿)、农村低保对象和纳入监测范围的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其身份存续期间,住院医疗费按照90%予以报销;稳定脱贫人口按照80%予以报销。
7.返贫致贫人口有什么医疗救助政策?
答:返贫致贫人口享受与农村低保对象同等的医疗救助政策。返贫致贫人口已纳入特困人员救助范围的,按特困人员医疗救助政策给予救助。
8.过渡期因病返贫致贫监测预警标准是多少?
答:过渡期内脱贫人口因病返贫监测预警标准为7000元;城乡居民因病致贫监测预警标准为14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