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2024年度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共有46个来自全国各地的案例入选,我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滩乡的“推行‘六小’工作法 聚合力解纠纷”典型案例名列其中。
近年来,金滩乡立足多民族杂居、多文化融合的乡村实际,聚焦群众需求多元、纠纷多样、服务多维的特点,从日常“小切口”解决民生“大问题”,对“枫桥经验”本地化实践做出有益尝试,创造性地推行矛盾纠纷“六小”化解法,即排除小隐患,突出一个“早”字。构建以乡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牵头、包村领导负责、乡司法公安等多部门配合的协同联动排查机制,多方组织力量下沉一线,常态化深入基层,实行一天一排查制度,动态掌握每个家庭的情况,及早感知存在的矛盾隐患。调解小纠纷,突出一个“快”字。按照“及时处理、就地化解”的工作要求,采取一日一研判、一事一化解的措施,深入查究问题根源、精准制定解决对策,及时组织乡村两级人民调解员、村警、网格员、包村领导第一时间到现场化解矛盾纠纷。改善小环境,突出一个“融”字。着力将生态“两山”理论、邻里和谐共处融入日常烟火,把解决草畜失衡、放牧争草、私搭乱建等涉生态、涉邻里纠纷融入环境治理保护总要求。解决小问题,突出一个“实”字。设立“积分超市”,从“积孝、积善、积信、积勤、积俭、积美、积学”等方面分户计分,并以积分结果选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家庭”先进典型,让各族群众的善行义举变为“有形获得”,真正实现矛盾纠纷化解由“身外事”变成“自家事”。办理小案件,突出一个“稳”字。针对村内打架斗殴、酗酒闹事、家庭暴力等小案件,以“稳”字为牵引,推行穿警服的党委委员和党支部副书记工作机制,发挥派出所民警作用,及时掌握社情民意,源头化解矛盾纠纷,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质效。满足小需求,突出一个“准”字。围绕空巢老人多、留守儿童多、弱势群众多,牧民群众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办事不便等易引发家庭矛盾这个关键,区分不同情况不同群体,进行“问诊把脉”,实行“靶向治疗”,精准解决群众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有效防范矛盾纠纷隐患发生。
目前,全乡97%的矛盾纠纷能够做到当天排查当天发现当天化解,年均解决群众反映的小问题120余件,解决各类诉求80余件次;近两年乡村两级干部稳妥包案化解各类小案件50余件,全乡连续6年未发生重大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全乡社会和谐稳定形势持续向好。
(责任发布:赵玉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