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农产品安全生产,让群众放心消费,市农业农村局紧紧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四举措”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使“盘中餐”让人民群众放心,让生活质量更上台阶。
抓监测,把好农产品源头质量安全关。市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抓、两手硬,从源头环节对农产品质量进行跟踪监管,强化农产品质量常态化监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上半年,全市共检测农产品4162个样品、421批次,其中蔬菜2850个,瓜果434个,食用菌79个,畜产品799个样品,抽检合格率98%以上,未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确保了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健制度,积极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监管新模式。针对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推进缓慢,生产主体覆盖面低的情况,年初,市农业农村局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了《海东市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施方案》,加强食用农产品附带合格证的市场准入,以此强化生产者主体责任,推动其树立质量安全意识,发挥自律作用,更加有效的保障质量安全。通过合格证制度,把生产主体管理、种养过程管控、农兽药残留自检、产品带证上市、问题产品溯源各项环节都集成起来,把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衔接起来,由生产者在自控自检的基础上自主开具合格证,实现农产品合格上市、带证销售。截止目前,全市共出具食用农产品合格证8919张,附带合格证上市的农产品0.79万吨,开具主体农产品生产企业32家、合作社207家、家庭农场和种养殖大户23家、个体农户2家。
严监管,协调推进“两品一标”认证工作。近年来,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特色,把发展“两品一标”认证工作作为培育农产品品牌、提升特色农产品优势及提高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大力培育“名、优、特、新”品牌。上半年,对到期续展绿色食品生产企业7家,新申报绿色食品企业6家6个产品的续展、申报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全市累计认证绿色食品企业27家,认证绿色农畜产品106个,核准产量2.87万吨;申报登记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8个,认证绿色生产资料3家,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个,面积30.1万亩;认证产品涵盖了蔬菜、菜籽油、大樱桃、枸杞、鳟鱼、蜂蜜、牛肉等优势特色食用农畜产品和冷水鱼产品,绿色食品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品牌带动力日益彰显。
强宣传,营造安全消费的社会氛围。为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引领绿色发展,积极开展宣传活动,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一是绿色食品宣传月活动。围绕“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发展”宣传主题,开展绿色食品宣传月(海东站)活动,对绿色食品发展理念及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食用合格证开具、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和经验等内容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宣传。活动现场共设立宣传咨询点1个、搭建气球彩门1个、悬挂横幅2条、展出绿色知识宣传牌6块,发放宣传抽纸1600盒、发放《大美青海生态农牧》宣传册200册、《你知我知大家知》绿色食品知识手册500余份,答疑群众咨询200人次。二是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组织人员参加由市食安委主办的海东市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集中展示了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区创建成果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成效,悬挂横幅1条,摆放展板5块,发放抽纸1500盒,发放《大美青海生态农牧》宣传册400册,答疑群众咨询200人次,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良好氛围。(责任发布:杨宝华(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