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业项目资金是国家为扶持农业生产发展和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建设而安排的专项资金。广大群众对农牧业项目的关注度高,其政策性、敏感性又强,因此在项目建设管理和资金使用上要求管理规范、专款专用、公开透明,确保农业项目资金的运用合法合规,实现项目资金效益的最大化。
省、市农业农村部门高度关注农牧业项目建设管理和资金使用安全,每年至少安排两次农牧业项目专项督查。通过督查发现还存在重视力度还不够、前期工作不扎实、管理使用不规范等情况,在项目资金的使用、档案资料和财务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市局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发挥“头雁效应”,制定工作计划,要求全系统各单位各部门认真整改落实。并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不断提高项目管理人员业务素质,逐步提升全市农牧业项目及财务管理水平,更好的服务海东农业农村工作。
一是充分发挥市级部门监督管理职能,开展常态化项目资金监管工作。按照省厅的要求,市农业农村局切实担负起切块到县资金项目的监督管理职能,做到资金和项目监督检查全覆盖。每年组织开展专项检查2次以上,全面掌握了解项目实施进展情况,资金规范管理使用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印发督查通报,指出问题,整改落实。平时,结合重点工作、重点任务下乡督促检查,不定期对县区项目招投标、资金支付、实施进展情况进行调阅查看,指导县区规范管理项目、依法依规使用资金。
二是注重人员培训,有效提升项目和资金管理水平。近年来,中央省级安排的支农资金数额逐年递增,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每年均超10亿元,涵盖范围广,项目实施程序要求严,对项目和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更高。鉴次,市农业农村局因势利导,强化项目管理队伍的建设,每年举办一到两期项目管理和财务管理人员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对六县区及市本级项目管理服务团队进行专业化培育,详细讲解了切块资金项目管理办法、操作规范和流程,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和资金管理办法,农业项目绩效指标设置及绩效评价,招投标法、细则等内容。同时在平时的项目督查中,结合县区项目管理的实际,临时组织开展项目资金相关的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项目和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经过系列举措的实施,切实提高了市、县两级农业农村系统项目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廉政风险防控意识进一步强化,为推进全市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打好了坚实的基础。(责任发布:杨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