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北农牧立足解决高寒地区农牧业发展的短板,紧抓本地传统小油菜品种原始、产量低、抗逆性差的实际问题,从优势资源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新技术集成、良种繁育和示范推广工作入手,推进“一优两高”和产业绿色、规模发展,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州县农业科学技术部门的作用,积极培育推广“优质、高产”海北系列新品种,积极落实种子工程建设,大力构建现代种业体系,全州已初步形成“育、繁、推”一体化良种繁育模式。
为进一步开拓海北系列油菜“育、繁、推”研究的多领域性、多区域性利用,提升油菜品质和适应性,州农牧部门加强与省外科研机构和种植基地的合作交流,2021年3月份经青海省农科院推介与西藏拉萨市农机推广站达成了油菜研究种植合作协议。针对该地区土地资源紧缺,油菜种植规模小、产量底,小油菜榨油厂原料短缺等实际问题,将海北州培育种植的“浩油11号”、“青油21号”、“北油4号”等优质品种调运给西藏墨竹工卡县开展适应性种植和推广试种,为西藏墨竹工卡地区的油菜高质量发展提供资源和技术支撑。目前,试种区油菜长势喜人,正处于初花期。
青油21号是海北州2012年培育审定的高产、优质性白菜型油菜新品种,该品种适宜年均温度0℃以上及海拔2800米左右白菜型油菜主产区广泛应用种植,具有耐寒、耐旱性强,抗逆性、丰产性好等特点,是海北州目前替代老品种主推的白菜型优质高产品种;北油4号是2016年培育审定的早熟、丰产性白菜型油菜新品种,该品种丰富了高寒区油菜品种,增强了高寒油菜生产抗灾害性。
通过加强与西藏墨竹工卡地区的交流学习,进一步拓宽海北州科技人员的视野,转变发展理念,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在油菜培育多元化协作、标准化建设,正确把握海北州及藏区油菜产业发展的方向,促进油菜科研与生产实际更紧密地结合,因地制宜发展海北州特色产业产生积极的影响。(责任发布:叶培佳(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