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刻把握新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大政治意义,明确产业发展新思路,西宁市聚焦聚力产业振兴,以“三乡工程”为总抓手,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建设工作,持续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积极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深度挖掘资源优势,着力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体系逐步建立。发展高原特色冷凉蔬菜,蔬菜生产面积稳定在27万亩,蔬菜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基地195个,畜禽规模化养殖场299家。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7个、农业产业强镇2个,年加工油菜籽14万吨、牛羊肉6万吨、乳品7.2万吨,分别占全省的73%、38%、60%。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97家,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1%,带动农户22万户。
农业科技创新走在全省前列。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各类科技创新资源高度集聚优势,以西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载体,积极引导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园区企业加强产学研用合作,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联合打造各级各类创新平台。现已建成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国家及地方联合实验室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8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家,技术交易机构3家,科技企业孵化器6家,建成“青海生态经济林浆果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和“沙棘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新联盟2个,建成专家工作站5个,院士专家服务中心1个,省级人才小高地4个,集聚涉农领域学科带头人123人。
扎实推进特色品牌创建。深耕品牌形象和价值,加大西宁市区域公用品牌“河湟田源”营销推介力度,农畜产品获得中国驰名商标14个,认证地理标志农产品10个,绿色食品122个,有机农产品12个,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5个、86.6万亩,为广大消费者提供绿色、健康的西宁特色优质农产品。(责任发布:杨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