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文化旅游广电局认真贯彻落实《西宁市实施“三乡工程”助推乡村振兴工作方案》要求,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为主体,持续挖掘乡村旅游资源,不断提升文化内涵,努力打造多点支撑、各具特色、示范引领、串点成带的发展格局,助力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建设。
业态融合,打造 “三乡工程”载体和窗口。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乡村旅游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后续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三乡工程”结合起来,立足自身优势,通过串点成线协同发展、多元融合提质增效。全力推进10条乡村旅游示范带提质升级,将乡村旅游发展打造成为“三乡工程”空间载体和展示窗口,构建多元化的旅游产品组合,培育乡村旅游龙头企业,形成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良好局面。发展承载“周末经济”企业主体,加快具有地方特色文化旅游民宿发展,打造群加黑峡生态农庄、云谷川印象小镇,日月山下24庄廓、虫儿小院、逸舍小院等河湟精品民宿品牌,风格迥异,河湟风格与现代风格相结合的民宿在各个乡村旅游接待点受到欢迎。打造以风情摄影、徒步体验、康体运动、休闲度假等为主题的“乡村旅游+” 休闲旅游业态。设计包装集休闲度假、康体养生、创意农业、乡村民宿为一体的湟中西纳川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大通朔北乡窎沟民俗文化乡村旅游、湟源历史文化乡村旅游等7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深受市民的青睐,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下乡赏美景尝美食。
提档升级,夯实“三乡工程”基础和品质。发挥《西宁市支持“三乡工程”三十条措施》带动作用,引导乡村旅游资源提质升级,树立示范典型,申报星级乡村文化旅游接待点10个,国家级、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5个,民族手工艺品加工生产扶贫工坊、基地10个。提升乡村旅游文旅设施建设,加强示范带公共服务、公共客运、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督促乡村旅游重点村、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强化服务设施建设,推动乡村旅游示范景区建成游客咨询服务中心建设,健全导览解说、信息咨询等服务体系,让乡村旅游越来越精致,不断夯实“三乡工程”发展基础和保障。赴湖北武汉举办“2021年西宁市乡村旅游运营管理培训班”,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思路和方法,培训县区文化旅游局乡村旅游负责同志和乡村旅游重点村管理人员、乡村旅游示范村、示范点带头人30人,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管理人员业务能力。
强化宣传,营造“三乡工程”气场和氛围。举办西宁市“市民下乡”文旅活动启动仪式,积极引导“市民下乡”,活动参与市民达600多人,全面促进乡村休闲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文艺轻骑兵”的宣传队伍力量和“百姓大舞台”宣传平台,采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三乡工程”重要意义和优惠政策。深入开展全民阅读“进农村”活动,依托乡镇图书分馆、村级农家书屋,因地制宜开展乡村阅读推广活动,提升农民文化素养,带动农民观念转变,助力乡村振兴。(责任发布:杨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