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格尔木市农牧和扶贫开发局不断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业务工作相结合,继续调整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大力发展枸杞产业,初步形成“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格局。2020年,枸杞种植面积达到10.1万亩,总产达到1.7万吨,产值近6亿元,其中出口4054.7万元、增长20%。累计建成枸杞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3万亩,出口枸杞标准化生产基地1万亩,绿色枸杞认证1万亩,德国BCS有机枸杞认证1.5万亩,国内国外有机双认证0.3万亩,培育青海省著名商标企业2家,枸杞加工企业制干加工能力达到5000吨,进一步巩固国家级出口枸杞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同时枸杞泡腾片、枸杞饮料、枸杞饴糖等产品顺利研发并投入量产。
(一)推动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上下贯通、一体推进,有效增强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组织党员干部下沉农村听民意、察民情、访民生,聚焦绿色有机农业生产,开展绿色示范县创建、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等惠农项目建设,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贯穿始终,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落到实处。活动期间,创建绿色有机示范基地4个,示范面积4000亩,安装高空虫情测报灯4台,风吸式太阳能杀虫灯16台,发放生物农药2240公斤,可降解诱虫板2000张,举办绿色防控技术培训班2期,培训企业、种植大户36人次;落实化肥农药减量增效面积3.5万亩,其中枸杞3.12万亩,发放商品有机肥4550吨,培训农民520人次,惠及农户752户,企业11个。
(二)加快交易市场和加工基地建设。为辐射带动海西地区枸杞产业提质增效,提升农户种植高品质枸杞的积极性,进一步带动农牧民增收,建设格尔木市枸杞交易中心1处,总投资3500万元,已投入运行。目前,已入驻100家商户,储备枸杞200余吨,加工枸杞150余吨,完成交易额3000万元,项目整体可容纳商户200家。同时,为充分发挥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优势,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我市枸杞等特色生物产业,增加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施格尔木市特色生物+扶贫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一期)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1626.24亩,总建筑面积32637.75㎡,主要建设交易管理中心1栋、自由港1栋、标准厂房4栋、仓库1栋、冷库1栋、水泵房、污水处理厂及围墙、大门等室外工程,批复总投资19998.35万元。目前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完成投资8000万元。
(三)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2020年以来,组织实施“十企百店”工程,对接温州市供销社、现代集团、民政福利彩票中心、一鸣食品有限公司等单位、企业,推动格尔木特色农畜产品在温州“进机关、进单位、进企业、进供销商场、进农贸市场、进福利彩票销售点”。目前,已经对接确定温州现代集团各大农贸市场、部分供销商场、各大福利彩票销售点、一鸣食品公司共2000余个销售点开展线上线下销售格尔木特色农畜产品。近期,由浙江援青格尔木(温州)工作组办主导开发的“青藏优品”农特产品购物小程序正式启动上线,格尔木市枸杞等特色农畜产品在温州市场的线上线下推广销售工作进入正轨,进一步拓展了枸杞销售渠道,建立“资源共享、产品共建、市场共推”的合作共赢机制,促进格尔木市特色农畜产品走出去,助力青海有机绿色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市关于党史学习教育部署要求,继续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结合7月底的青洽会、11月份的农交会等各类展会活动,助推格尔木市中小微企业走出高原,开拓国内外市场。积极争取各级资金,加大对格尔木市枸杞企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快推进特色生物产业园区建设。待园区建成后,优先选择技术前沿、产品研发能力强、管理规范、出口带动效益明显的企业入驻,积极培育精深加工产业,扩大市场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促进格尔木市枸杞产业持续增效。(责任发布:叶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