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海东市农业农村局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农牧综合行政执法工作高度融合,以学习促工作,以工作促提升,以督查促落实,紧紧围绕“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目标,“三强化”加大执法力度,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让“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地落实,从根本上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强化农资打假治理,护航农产品稳产保供。近期,海东市农业农村局着力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护农”行动,紧盯农资监管领域里的痛点、堵点、难点,以种子、农药、兽药、肥料、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农膜、农机具等农业投入品为重点,强化对制假售假“零容忍”的态度和决心,紧盯农资批发市场、种养殖生产基地,重拳出击开展隐患排查,让农民群众用上放心种、放心药、放心肥、放心料,切实保障农业安全生产,为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和输出地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强化“瘦肉精”整治,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针对省外发生的几起“瘦肉精”事件,为确保海东市畜产品质量安全,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的肉食品,海东市农业农村局结合“护农”行动,在全市组织开展“瘦肉精”拉网式监测检查,督促养殖场(户)管理人员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规范养殖档案,严格用药,严禁使用“瘦肉精”等禁用物质。截至目前,在互助,平安、乐都三个县(区)共检查养殖场6家、屠宰场2家、兽药经营门店1家、饲料生产企业1家。没有发现经营和使用违禁药品违法行为。
强化水产养殖投入品管理,促进水产养殖健康发展。为了从源头上加强水产投入品的使用管理,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推进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长效机制建设。根据《青海省水产养殖用投入品管理工作方案》,海东市农业农村局开始对全市水产养殖主体使用的鱼药、饲料、饲料添加剂进行检查。检查中,执法人员对业主的养殖证持有情况、苗种生产许可证持证情况、水产养殖鱼药使用情况以及生产、销售记录情况进行了检查,督促业主要严格用药,规范各项生产记录,促进水产养殖健康发展。(责任发布:杨宝华(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