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一个地区品牌农业建设的窗口,也是一个地区农产品的金名片。西宁市“河湟田源”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布,旨在加强品牌农业建设,加快培育品牌发展,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进而提高品牌的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贯彻落实“一优两高”战略部署,努力打造具有西宁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聚力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全面推进“三乡工程”,开启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农村部门为了推广运营好“河湟田源”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坚持在“三标准一推广”体系建设上做文章、下功夫。一是构建品牌标准体系。联合行业龙头企业、科研单位、行业协会等力量,共同构建覆盖“河湟田源”全产业类别、全产业链的产品标准体系。逐步形成涵盖“河湟田源”背书的蔬菜、马铃薯、牦牛藏羊、青稞、菜籽油、乳制品等,以及加入的其它产品,形成“河湟田源”系列产品在生长、种养、生产加工、贮运包装等统一规范。根据“河湟田源”标准体系,严格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将检测结果作为品牌授权的重要依据,促使品牌产品按照行业标准进行生产,确保品牌产品质量可靠,以维护品牌形象和口碑。二是建立质量标准体系。搭建“河湟田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溯源平台,制定“河湟田源”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体系,前端面向广大消费者,通过微信等二维码安全扫描、网站等形式进行查询,保障消费者对质量安全的信息知情权大环境,溯源平台后端面向经营主体,监管农产品生产过程,保障产品品质,最终实现以品牌反向倒逼生产规范,降低监管成本,提高执法效率,推动标准化生产,提高生产者素质,有效实现保护品牌保障品质、监督生产引导消费目的。三是建立信用标准体系。建立完善企业黑红名单制,并纳入诚信体系建设,完善奖惩机制,对授权许可后的企业定期抽查,将落实标准、溯源建设、诚信管理等行为的企业列入品牌使用红名单榜;对于品牌使用申请中提交虚假材料隐瞒事实,品牌使用过程中未切实落实标准、未持续开展质量溯源建设,及其它违规和失信等行为的企业列入品牌使用黑名单榜。对“河湟田源”品牌使用红名单企业,在资金、渠道、宣传推广等方面给予扶持。对“河湟田源”品牌使用黑名单企业,多部门联合惩戒,根据事态严重程度予以警告、责令整改甚至剥夺授权等处置。四是优化品牌推广体系。加大品牌保护、管理、推介的力度,重点聚焦农民日报、青海日报、西宁晚报、西宁电台等传统媒体,辅以新兴媒体的活动推广。在兰州、武汉、南京、成都、广州等城市进行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和“河湟田源”品牌宣传推介,加大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以农市体验、休闲旅游、农家乐等“市民下乡”活动为推手,通过网站、线上宣传、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提供个性化服务;以品牌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为契机,开设实体店,开展线上线下销售。结合“三乡工程”安排落实必要的资金、人员和载体,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品牌的推广与宣传、使政府、部门和企业形成合力、推动品牌全面发展。(责任发布:叶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