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在海东市民和县马场垣乡马聚垣村、下川口村;中川乡向阳、清一、草滩等村;总堡乡垣坡村、哈家村;隆治乡白武家村;川口镇东垣村等玉米地块及周围其他农田和杂草发现粘虫,部分地块重度发生,单株最高虫头数达19头。接到虫情信息后,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领导高度重视,紧急安排部署,7月16日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植物保护部技术人员会同海东市民和、化隆、循化农业相关部门领导和技术人员赶赴受灾地区现场调查作物受灾情况,进行现场防治指导。根据调查结果结合周边地区情况,初步判断,本次粘虫危害是一代粘虫从邻近的甘肃省迁入,沿黄河自东向西在玉米田附近的麦田及杂草中产卵,二代粘虫孵化后迁入玉米田危害。
据各地农技部门监测,截止7月18日,玉米粘虫在青海省共发生危害面积7.28万亩,涉及23个乡镇,241个村。其中:民和县2.65万亩,涉及8个乡镇(马场垣、中川、官亭、隆治、总堡、川口、马营、转导),40个村;乐都区0.03万亩, 在高店镇(青海省农作物原种繁殖基地);化隆县1.44万亩,涉及3个乡镇(群科、雪什藏、德恒隆),66个村; 循化县0.16万亩,涉及4个乡镇(查汗都斯、积石、街子、清水),56个村;平安区0.5万亩,涉及2乡镇(平安、古城),2个村;贵德县1.8万亩,涉及2个乡镇(河东、尕让),36个村;尖扎县0.7万亩,涉及3个乡镇(康杨、坎布拉、马克唐),40个村。各地防控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面对当前粘虫发生情况,各地首先要加强监测预报,利用高空灯、自动虫情测报灯等监测设备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防控。在发生初期利用草把诱卵、杨枝把诱虫,组织农户自防,利用社会化组织防控等多种方式,最大限度降低虫口基数。其次,启动应急预案响应,多渠道争取资金,积极组织机械、药剂、人力迅速控制灾情。同时要大力普及玉米粘虫防治知识,让技术人员和农民掌握识别和防治方法,从物理防控、生物防控、化学防治三个方面严防严治,不留死角,争取把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