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三注重”为抓手,育好乡村振兴“领头雁”,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强大的人才队伍保障和智力支持。
按照“因需施教、分类培训、学用结合、系统实用”原则,化隆县依托县委党校、乡镇培训资源、“农民夜校”“空中党校”等教育培训资源和载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围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乡村振兴、党风廉政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内容进行集中轮训。今年,已轮训村党支部书记485人次,推荐95名符合条件的村社干部和后备干部,报名参加青海广播电视大学大中专班学历提升培训班。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固定党日等党内政治生活的基础上,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对村党支部书记进行经常性教育管理,有效提升了村党组织书记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为进一步推行村干部到乡镇机关挂职锻炼制度,化隆县统筹安排全县45名中专及以上村“两委”主职干部到各乡镇机关进行挂职锻炼,且每周至少3天。各乡镇党委结合挂职村工作重点和挂职干部能力特点,每周定期制定工作要点,合理安排适合挂职岗位,切实提高新形势新常态下村干部服务群众能力和水平。在中专及以上学历村社主职干部中选举产生6名县党代表,12名县人大代表,3名市党代表,进一步提高村社主职干部参政议政能力。
同时,根据省委组织部关于做好村社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的要求,围绕村社党组织书记备案登记表、学历证明、教育培训、报酬待遇等13个方面,为全县372名村社党组织书记建立一人一档的个人备案管理档案。制定化隆县村干部《基础报酬发放指导意见》和《绩效报酬发放指导意见》,为村干部考评考核和报酬发放提供了依据,进一步加强了村干部队伍规范化管理。(责任发布:石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