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纪委监委从人民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从严监督执纪问责,向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亮剑”,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今年以来,通过监督检查发现问题118个,下发作风督办单84份、纪检监察建议书3份,约谈9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人。
明确整治重点。聚焦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中的发展气场不浓厚、为民服务不主动等作风突出问题,制定全市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把惠企政策措施落实中设置障碍,行政执法不公、搞选择性执法、随意性执法,政务服务承诺不兑现,重招商轻落地、轻服务等12项内容作为整治重点,细化整治措施,建立工作机制,精准推进整治。
领导包保推进。市级领导干部主动领责担责,26位市级领导干部对全市经济发展具有支撑引领作用的42家三产龙头企业进行包保,主动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做好企业的“服务员”、项目的“协调员”,梳理包保企业提出需要协调解决的涉及融资困难、用工短缺等方面具体问题86项,已解决32项。建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抓总链、各市级领导抓分链的“链长制”招商模式,全力推进“链长制”招商。
畅通监督渠道。创新专项整治公众参与、媒体监督、干群互动的监督方式,开设“码”上举报平台,在市政府网站等线上平台公布监督举报二维码,在醒目位置张贴3500余张,共受理群众监督举报226件,办结问题177个。如城东区主动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置“不满意请找我”、“企业登记异议处理”窗口,随时接受群众的监督,解决群众诉求。
强化监督检查。建立专项整治联络员周报告、月调度制度,动态掌握进展情况,及时汇总分析研判,加强调度检查,督促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社保等10个行业系统细化整治措施,切实履行监管责任。常态常效查纠党中央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项目资金使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如市医保部门查处违规定点医药机构50家,暂停医保服务结算6家,解除医保服务资格1家。
加大问责力度。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采取“体验式”“蹲点式”“暗访式”等监督形式,靠前精准监督,对损害营商环境的问题做到优先研判、优化处置。实行交办问题巡查和深入实地走访巡查相结合,深挖背后的作风问题。截至目前,通过监督检查发现问题118个,下发作风督办单84份、纪检监察建议书3份,约谈9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人。对查处的2起破坏营商环境、损害群众利益典型问题进行了通报曝光。(责任发布:石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