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山羊放牧采食能力强,故适宜放牧饲养。放牧能增加运动量和较长时间接受阳光紫外线照射,有利于羊体健康。放牧饲养生产的畜产品成本最低。我国有草地面积4亿hm2,有丰富的饲草资源。所以,在我国广大地区,尤其是牧区和农牧交错地区广泛采用放牧饲养。绵、山羊放牧效果的好坏,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草场的好坏;二是放牧的方法和技术如何,放牧饲养要求作到既能满足羊体的营养需要,又要合理利用草场。
一、四季放牧场的规划
绵、山羊放牧饲养,对放牧场应作出规划。我国饲养绵羊的广大地区,由于不同季节,气候和牧草质、量均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因此,必须根据气候的季节性变化、牧草生长规律、地形地势和水源等情况规划四季放牧场,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春季牧场春季是冷季进入暖季的交替时期,牧草开始萌发,风大雪多,气温多变,气候不稳定。春季牧场应选择在气候较温暖,雪融较早,牧草最先萌发,离冬房较近的平川、盆地或浅丘草场。
(二)夏季牧场我国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多。炎热潮湿的气候对羊体不利。夏季放牧场应选择气候凉爽,蚊蝇少,牧草丰茂,有利于绵羊放牧抓膘的高山地区。
(三)秋季牧场秋季是绵、山羊抓膘的最佳时期,气候适宜,牧草结籽,营养价值高,是抓膘的关键季节。牧地的选择和利用,可先由山岗到山腰,再到山底,最后放牧到平滩地。此外,秋季还可利用割草后的再生草地和农作物收割后的茬地放牧抓膘。
(四)冬季牧场 冬季严寒而漫长,牧草枯黄,营养价值低,这时育成羊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妊娠母羊正处在妊娠后期或产冬羔。冬季牧场应选择在背风向阳、地势较低的暖和低地和丘陵的阳坡。
二、放牧羊群的组织和放牧方式
(一)放牧羊群的组织合理组织羊群是科学放牧饲养绵、山羊的重要措施之一。它有利于绵、山羊的选留和淘汰,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场,经济利用劳动力和设备,不断提高羊群生产力。放牧组群应根据羊的数量、羊别(绵羊与山羊)、品种、性别、年龄、体质强弱和放牧场的地形、地貌而定。羊数量多,同一品种可分为种公羊群、试情公羊群、成年母羊群、育成公羊群、育成母羊群、羯羊群和育种母羊核心群等。在成年母羊群和育成母羊群中,还可按级组成等级羊群。羊数量少,不能多组群时,应将种公羊单独组群(非种用公羊应去势)饲养,母羊组成繁殖母羊群和淘汰母羊群。为确保种公羊群、育种核心群、繁殖母羊群安全越冬渡春,每年秋末冬初,应根据冬季放牧场的载畜量和饲草饲料的贮备和羊的营养需要,确定羊的饲养量,作到以草定畜。对老龄和瘦弱以及品质较差的羊只进行淘汰,提供畜产品。
我国绵羊放牧羊群的规模,繁殖母羊一般牧区以250-500只、半农半牧区100-150只、山区50一100只、农区30—50只为宜;育成公羊和母羊可适当增加;核心母羊群可适当减少;成年种公羊20-30只、后备种公羊40~60只。
(二)放牧方式放牧方式是指对放牧场的利用方式。目前,我国的放牧方式可分为固定放牧、围栏放牧、季节轮牧和小区轮牧四种。
1.固定放牧固定放牧是羊群一年四季在一个特定区域内自由放牧采食。这是一种原始的放牧方式。它不利于草场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载畜量低,单位草场面积提供的畜产品数量少,每个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不高。牲畜的数量与草地生产力之间自求平衡,牲畜多了就必然死亡。这是现代化养羊业应该屏弃的一种放牧方式。
2.围栏放牧 围栏放牧是根据地形把放牧场围起来,在一个围栏内,根据牧草所提供的营养物质数量结合绵羊的营养需要量,安排一定数量的绵羊放牧。这种放牧方式,能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场,据国外资料,草场围起来,可提高产草量25%。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哲盟的材料,围栏(草库伦)内产草量提高17%~65%,草的质量也有提高。同时,围栏放牧对固定草场使用权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3.季节轮牧季节轮牧是根据四季牧场的划分,按季节轮流放牧。这是我国牧区目前普遍采用的放牧方式。它能较合理利用草场,提高放牧效果。为了防止草场退化,可安排休闲牧地,以利于牧草恢复生机。
4.小区轮牧小区轮牧是在划定季节牧场基础上,根据牧草的生长、草地生产力、羊群对营养的需要和寄生虫的侵袭动态等,将牧地划分为若干个小区,羊群按一定的顺序在小区内进行轮回放牧。小区轮牧是一种先进的放牧方式,其优点:一是能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场,提高草场载畜量,据新疆紫泥泉种羊场试验,小区轮牧比传统放牧方式每只绵羊可节约草场1 500m2左右;其二,小区轮牧将羊群控制在小区范围内,减少了游走所消耗的热能,增重加快,与传统放牧方式相比,平均日增重春、夏、秋、冬季分别高13.42%、16.25%、52.53%和100.00%;其三,能控制内寄生虫感染,羊体内寄生虫卵随粪便排出约经6d发育成幼虫便可感染羊群,所以羊群只要在某一小区放牧时间限制在6d以内,就可减少内寄生虫的感染。
小区轮牧技术的具体实施,可在季节性或常年牧地,根据养羊单位的具体条件而定,一般是先粗后细,由不完善到完善,其具体作法如下:
(1)划定草场,确定载畜量划定草场,根据草场类型、面积及产草量,结合绵羊日采食量和放牧时间,确定载畜量。
(2)划分小区 根据放牧绵羊的数量和放牧时间以及牧草的再生速度划分每个小区的面积和轮牧一次的小区数。轮牧一次一般划定6-8个小区,羊群每隔3-6d轮换一个小区(J.B.Owen,1976)。
(3)确定放牧周期 全部小区放牧一次,共计所需要的时间,叫做放牧周期。其计算方法是,放牧周期(天)=每小区放牧天数×小区数。放牧周期的确定,主要取决于牧草再生速度,而牧草的再生速度又受水热条件、草原类型和土壤类型诸因素的影响。在我国北部地区,不同草原类型牧草生长期内,放牧周期是:干旱草原30-40d湿润草原30d,森林草原25d,高山草原35—45d,半荒漠和荒漠草原30d。在不同的放牧季节所确定的放牧周期不尽一致,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4)确定放牧频率 放牧频率是指在一个放牧季节内,每个小区轮回放牧的次数。放牧频率与放牧周期关系密切,它取决于草原类型和牧草再生速度。在我国北部地区不同草原类型的放牧频率是:干旱草原2—3次,湿润草原2-4次,森林草原3—5次,高山草原2~3次,荒漠和半荒漠草原1-2次。
(5)放牧方法参与小区轮牧的羊群,按计划对小区依次逐区轮回放牧。同时,对小区按计划依次休闲。小区轮牧示意见图7—1。
三、四季放牧技术
(一)放牧羊群的队形与控制 为了控制羊群游走、休息和采食时间,使其多采食,少走路有利于抓膘,在放牧实践中,是通过一定的队形来控制羊群。羊群放牧的队形名称甚多,但归纳起来基本队形有二种,即“一条鞭”和“满天星”。放牧队形应根据地形、草场品质、季节和天气灵活应用。
1.一条鞭一条鞭是指羊群放牧时,排列成类似“一”字形的横队。羊群横队里一般有1-3层。放牧员在羊群前面控制羊群前进的速度,使羊群缓缓前进,并随时命令离队的羊只归队,如有助手可在羊群后面防止少数羊只掉队。刚出牧时,是羊采食高峰期,应控制住带头羊,放慢前进的速度。当放牧一段时间,羊快吃饱时,前进的速度可适当快一点。待到大部分羊只吃饱后,羊群出现站立不采食或躺卧休息行为时,放牧员在羊群左右走动,不让羊群前进,就地休息、反刍。羊群休息反刍后,再令羊群继续放牧。一条鞭放牧队形,适用于牧地比较平坦、植被比较均匀的中等牧场。春季采用这种队形,对控制羊群“跑青”有好处。
2.满天星满天星是指放牧员将羊群控制在牧地一定范围内让羊只自由散开采食,当羊群采食一定时间后,再移动更换牧地。散开面积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牧草的密度。牧草密度大、产量高的牧地,羊群散开面积小,反之则大。这种队形适用于任何地形和草原类型的放牧地。对牧草优良、产草量高的优良牧场或牧草稀疏或覆盖不均匀的牧场均可采用。
总之,不管采用何种放牧队形,放牧员都应作到“三勤”(腿勤、眼勤、嘴勤)、“四稳,,(出牧稳、放牧稳、收牧稳、\饮水稳)、“四看”(看地形、看草场、看水源、看天气),宁为羊群多磨嘴,不让羊群多跑腿,保证羊一日三饱。否则,羊走路多,采食少,不利于抓膘。
(二)四季放牧技术要点
1.春季放牧春季气候逐渐转暖,枯草逐渐转青,是绵羊由补饲逐渐转入全放牧的过渡时期。初春时,绵羊经过漫长的冬季,膘情差,体质弱,产冬羔母羊处于哺乳期,加之气候不稳定,易出现“春乏’’现象。这时,牧草刚萌发,羊看到一片青,却难以采食,疲于奔青找草,增加了体力消耗,更易加速瘦弱羊的死亡。再则,牧草过早啃食,降低其再生能力,破坏植被,降低产量。初春时放牧技术要求控制羊群,挡住强羊,看好弱羊,防止“跑青”。在牧地选择上,应选阴坡或枯葶高的牧地放牧,使羊看不见青草,但在草根部分又有青草,羊只可以青、干草一起采食。这一时期一般为两周。待牧草长高后,可逐渐转到返青早开阔向阳的牧地放牧。到晚春青草鲜嫩,草已长高可转入抢青,勤换牧地(2-3d),以促进羊群复壮。春季对瘦弱羊只,可单独组群,适当予以照顾;对带仔母羊及待产母羊,留在羊舍附近较好的草场放牧,若遇天气骤变,以便迅速赶回羊舍。
2.夏季放牧夏季,羊群经春季牧场放牧后,其体力逐渐得到恢复,这时期牧草丰茂,正值开花期,营养价值较高,是抓膘的好时期。但夏季气温高,多雨、湿度较大、蚊蝇较多,对羊群抓膘不利。因此,在放牧技术上要求早出牧,晚收牧,中午天热休息,延长有效放牧时间。南方气候炎热,可实行一天两次放牧法,即早、晚两次放牧,中午在羊舍休息,效果也很好。夏季绵、山羊需水量增多,每天应保证充足的饮水,同时,应注意补充食盐和其它矿物质。夏季选择高燥、凉爽、饮水方便的牧地放牧,可避免因气候炎热、潮湿、蚊蝇骚扰对羊群抓膘的影响。
3.秋季放牧秋季牧草结籽,营养丰富,秋高气爽,气候适宜,是羊群抓膘的黄金季节。有经验的放牧员讲:“夏季抓肉膘,秋季抓油膘。”秋季抓膘,尽量延长放牧时间,中午可以不休息,作到羊群多采食、少走路。对刈割草场或农作物收获后的茬地,可进行抢茬放牧。羊群能利用茬地遗留的茎叶和籽实以及田间杂草。同时羊粪又能增加土壤的肥力。秋季还是绵、山羊配种季节,要作到抓膘、配种两不误。但在霜冻天气来临时,不宜早牧,以免妊娠母羊采食了霜冻草引起流产。
4.冬季放牧冬季放牧注重于保膘、保胎,保证胎儿正常发育,羊只安全越冬。冬季气候寒冷,牧草枯黄,放牧时间长,放牧地有限,草畜矛盾突出。应延长在秋季草场放牧的时间,推迟羊群进入冬季草场的时间。对冬季草场的利用原则是先远后近,先阴坡后阳坡,先高后低,先沟堑地后平地。严冬时,顶风出牧,顺风收牧,出牧不宜太早,收牧不宜太晚。冬季放牧应注意天气预报,以避免风雪袭击。对妊娠母羊放牧速度宜慢,不跳沟、不惊吓,出入圈舍不拥挤,以利于羊群保胎。在羊舍附近划出草场,以备大风雪天或产羔期利用。(责任发布:刘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