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的夏天实在是太美了,每周末我都会约亲朋好友去浪山。”西宁市民蔡金兰说。自进入夏季以来,青海省市民到处浪山的照片刷爆了朋友圈。
近年来,随着青海省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浪山、烧烤、徒步等户外活动深受市民欢迎,去周边乡村赏美景、品美食的乡村游,成为青海省市民更加青睐的旅游方式。
今年夏季,海东油嘴湾花海、湟源大黑沟、大通鹞子沟等这些适合浪山、野炊的地方都扎满了人堆,有些是全家出动,有些是呼朋唤友,一群一群的人占满了山头,烧烤做饭、唱唱跳跳,一片欢快的气氛。
市民刘盼告诉记者,去外地旅游需要长假,而平时都在上班,只有周末有时间。因此,每逢周末都会带着父母孩子,开车买点熟食到周边风景优美的地方散心。
随着青海全域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正从过去的一个点、一个村,扩展为一个片区、一条特色旅游带,乡村旅游逐步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转变。近年来,海东市不断拓展乡村旅游开发项目的形式,由过去单一低层次的“茶园式”转变为目前的“民俗文化游”“田园观光游”“观光采摘游”等多元化、多种业态的休闲农业项目,以特色、丰富的休闲旅游扩展农业发展道路,推动农业、旅游业深度融合,走出一条独特的乡村振兴之路。
最近,海东市乐都区的张金玉琢磨着一家人接下来的出游计划。喧嚣的环境、林立的高楼、油腻的菜系、密集的车流……在张金玉看来,和“压抑”的城市相比,乡村新鲜的空气、开阔的视野更能让人心情舒畅。
无独有偶,来自西宁的市民王小帅对此也有一致的看法:“农村地区没有城市噪音和空气污染,而且设施、环境、建筑风格和菜肴让许多人感觉新鲜。”王小帅说,除此之外,每逢节假日,各大景点都会人满为患,所以乡村旅游就成为分散人流的另一种方式,随着健康饮食和生态农业的兴起,城市居民更愿意去农村体验生活,品尝生态食品,吃农家饭。
记者了解到,目前,青海省有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10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40家,中国乡村旅游创客基地3家,省级乡村旅游创客基地12家,乡村旅游接待点3000多家,星级乡村文化旅游接待点627家, A级景区115家,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5家,省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家。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特色旅游景点都吸引着市民踏足,每个村子也都根据实际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游玩项目,使游客周周出游不重样。(责任发布:石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