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来,海晏县农牧水利科技和乡村振兴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州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牢记习近平在青海考察时的嘱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眼全局,统筹兼顾,以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为工作向导,各项工作持续向好。
生态工作稳步推进。海晏县农牧水利科技和乡村振兴局积极通过水保重点治理项目已完成5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并稳步推进青海湖流域、湟水源头、麻匹河等重点水域保护,各级河湖长累计巡河巡湖2960人次,维护更新公示牌130块次,排查整治乱堆问题40项,清理整治生活垃圾35.4吨,建筑垃圾26.7吨,无害化处理动物尸体43具,其中包忽图水库项目正在推进当中,麻匹寺河臧家风情园段涉河建筑物问题,现已整改完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制定了《海晏县集中养殖环节规范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和《关于引导养殖业“两退一进”推进乡村振兴两年行动的实施意见》,并多次由主管县长参会,召集相关责任单位主管同志和各乡镇一把手及相关负责同志召开海晏县集中养殖环节规范化提升行动座谈会及安排部署会,养殖业“两退一进”方案制定座谈会,明确各部门职责任务,让规范养殖业行动与海晏县引导养殖业“两退一进”推进乡村振兴两年行动(即让牛羊真正退出庭院、退出村庄,进入养殖区域,切实做到人畜分离)有机结合,提高牲畜养殖规模化比重,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使村庄环境整洁有序。
农牧业经济发展持续向好。以建设全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为牵引,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秉承“立足三农,服务群众”的理念,结合自身职能,全方位抓好农牧业生产指导服务,完成农作物种植面积5.84万亩,其中:种植粮食作物2.9万亩,同比增加7.8%(青稞2.69万亩,马铃薯0.1万亩,青豆0.1万亩);油料作物1.9万亩,同比增长12%;饲草种植面积1.0万亩,同比减少9%,其它种植面积0.4万亩,今年全县有1100台套农机及农机具投入到春播生产当中,机耕面积5.5万亩,全县存栏各类牲畜105.72万头只(其中:牛15.82万头、羊89.88万只),繁活各类仔畜33.97万头只(其中:犊牛1.3万头、羔羊32.67万只),繁活率达到90%以上;现有良种牲畜53.79万头只(牦牛10.89万头、藏羊42.90万只),牲畜良种率达到75%以上;短期舍饲养殖牛羊22.9万头只(其中:牛2.1万头,羊18.7万只),出栏各类牲畜13万头只,出栏率和商品率分别为56.7%和54.1%。“海晏牦牛”、“海晏羔羊肉”地理标识在4家企业(合作社)得到应用;注册品牌商标18件,其中省级著名商标1件,州级知名商标4件。
项目工作有序开展。今年共落实农牧、水利项目13项,总投资7594.8万元,其中:农牧业发展项目5项,投资5430.8万元;水利建设项目8项,投资2164万元。其中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提升项目资金100万元,扶持农牧民专业合作社5家;扶持家庭农牧场项目70万元,扶持家庭农牧场14家;大学生服务村集体经济组织项目资金52万元,帮助集体经济组织提高组织经营水平。通过项目建设,使海晏县农牧民合作社和家庭农牧场基础设施逐步提升,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带动农牧户能力增强。
水旱灾害防御扎实有效。按照“提早谋划、科学决策、主动防御”的原则,落实了山洪灾害防御五级责任人278人,及时召开全县水旱灾害防御部署会议,与各乡镇签订了水旱灾害防御目标责任书,并于6月初完成了县、乡、镇、村山洪灾害防御和扎麻、良子水库山洪灾害应急演练工作,累计参与人数达240余人,车辆30台,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宣传品8000余份,完成全县25个雨量站和59个广播站的维护工作,组织人员形成了24h防汛值班体系,认真履行了山洪灾害防御职能,落实责任和措施,做好了汛前准备、监测预警、预警值班、工程调度、风险管理。修订完善县、乡、村三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35套,海晏县防汛应急预案1套,水库各类预案8套,扎实完成了汛前安全检查和物资储备工作,为保障年内顺利渡过汛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乡村振兴工作成效显著。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衔接之年,海晏县农牧水利科技和乡村振兴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委的决策部署,全面贯彻习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指示,努力做好脱贫与振兴有效衔接,并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组织召开农牧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1次,落实省级示范点2个(东达村、达玉村),州级示范点1个(达玉五谷村),县级示范点2个(哈勒景村、光明村),投资576万元的达玉村示范点温泉度假宾馆预计年底完成建设任务。全县29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10万元,其中:10-15万元的13个,占45%;15-20万元的5个,占17%;20万元以上的11个,占38%;最高收入村达到62万元。建立完善了“户三包、片保洁、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五级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的运行体系,行政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100%,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了20.7%;累计建设城乡公厕74座,新(改)建户厕873座,全县户厕普及率达68%以上。完成“百乡千村”示范工程,农牧区人居环境“百日攻坚”、“洁净家园、喜迎党的100周年”集中攻坚行动方案编制工作。(责任发布:叶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