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绵成片的鲜花在微风中摇曳生姿,多彩的花海点缀着小桥流水人家、篱笆围成的农家小院、徜徉花海的八方游客以及田间劳作的花农,共同构成一幅多彩的乡村田园风情画,这就是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白庄镇乙日亥村。
有谁能想到,这个风景秀美如画的村庄,以前因为路不平、水难喝、人心不振、经济拮据、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是远近闻名的“后进村”。可是在村“两委”带领下,以“党建引领,文化立村”为思路,打造“灵秀乙日亥,绿色风景线”为名片的绿色经济带,让乙日亥村实现由一穷二白的“后进村”到乡村旅游示范村的巨大飞跃。
依山傍水发展生态产业
面对当前全国各地乡村振兴的繁荣景象,乙日亥这边山清水秀的土地走向何方?成为摆在新任村“两委”班子面前一道“考题”。
答案和新机就在村口的五彩花海中,更在绿色的环境里。 “村官虽小,但责任重大,不干则已,要干就要干出个名堂,一定要让村民满意,让组织放心。”新的村“两委”班子成立后,结合村里独有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打出生态旅游牌,流转百亩土地,争取各类乡村旅游项目资金500余万元,在广袤原野精心描绘“花海”生态旅游项目。
从致富带头人中选出的党支部书记韩乙拉四,充分发挥以往在项目工程建设中学到的经验,主动与上级各部门沟通衔接,先后为村里争取到了自来水、灌渠、村道硬化、“高原美丽乡村”等项目资金240万元。修建了总长1500米的三条村道、占地2000平方米的停车场和一座河滩桥,280平方米的综合活动办公服务中心和4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这些设施在乡村振兴及百姓小康中正在发挥阵地效应。
如今,随着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的逐步深入,村“两委”带领全村群众发展的底气越来越足。
花海中描绘乡旅蓝图
乙日亥村立足自身丰富的水资源优势、密布的树林植被等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生态+”绿色集体产业经济,打造“十样景”为主的集观赏、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花海”乡村旅游示范区。
2018年,村“两委”委托注册成立了“青海成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将“花海”项目承包给该旅游公司,由公司提供科学化设计、标准化管理、项目化运营、规范化服务,实现由政府主导向市场化运作新模式的转变。村“两委”班子积极与无锡市梁溪区扬名街道对接,把村内有知识、有胆识、有务实作风的党员及致富带头人带出去学习先进发展理念,为脱贫攻坚、阵地建设、花海建设、乡村旅游争取帮扶资金和技术支持。
韩怒海是一名从拉面馆回来后在“花海”景区服务的工作人员,他说:“以前在拉面馆打工的时候,顾不上孩子老人,自从在花海上班后真是方便了不少,既可以在家门口挣钱,又能陪伴家里的老人和孩子,还能为村里的建设出一份力呢。”
花海旅游坚定了乙日亥村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经济的信心,通过在“花海”基地设置公益性岗位、农家院吸引村民就业等方式,解决了就近就业增收问题,带动了周边区域的村集体及群众的发展。
“2020年我们村吸收60名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农家院吸收11名劳动力,实现旅游收入28万元,‘花海’农家院收益10万元。”乙日亥村党支部韩乙拉四书记说。
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在发展乡村经济的同时,乙日亥村越来越重视文化教育,“崇尚公德,心系教育”,该村创建了“四个一”机制,每年开展一次以“重教崇文”为主题、全体村民参加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大学生“座谈会”、中学生“座谈会”、群众教育工作座谈会……村里先后出了30多名大学生,使乙日亥村的教育走在周围村镇的前列。
毕业于北方民族大学法学专业,如今在税务部门就职的韩忠良对村里的文化教育深有感触:“自从我和哥哥考上大学并有了正式工作以后,带动效应明显,亲戚朋友们都开始重视起教育了,今年,村里上学的学弟学妹们都在准备考大学,希望我们村持续保持这股势头,培养出更多的大学生,让乙日亥村成为循化的‘大学生村’。”
近年来,乙日亥村率先实施文明新风工程,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移风易俗,着力减轻村民负担、提升村民生活质量。文明新风吹走了陈旧观念、破除了陈规陋习、减轻了经济负担、提升了生活质量。
蓝天成底色,花海为点缀。依山傍水的村道、花木点缀的村舍,竞相开放的鲜花,让乙日亥村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标杆。 “这几年得益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得益于经济发展生态先行的好政策,村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花海边水清、岸绿,村里的环境变好了,我们的腰包也鼓了!”韩毛草老汉激动地说。
乙日亥村以绿色打底,如今文明村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已然浸润着风景秀丽的小村庄,同时在村“两委”带领下,乙日亥村正朝着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的方向稳步前进。(责任发布:石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