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党史教育走深走实,落实学史力行,解难题,办实事,以“实干”换取“实效”的学习目的。8月20日,青海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中心委派专业技术人员赴大通种牛场开展取长补短,共促种业良好发展的技术交流活动。
交流活动中,大通种牛场技术人员介绍分享了大通牦牛、阿什旦牦牛的培育经验,就牦牛的采精技术进行了现场实操交流学习,同时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中心技术人员就牦牛遗传材料采集工作情况,牦牛精液离体精子质量检测、保存环节的关键技术和经验进行了交流指导,双方就牦牛的繁殖生理特性,不同品种牦牛精液指标差异进行探讨,并对今年牦牛精液冷冻保存工作开展情况及难点问题展开积极讨论,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合理化建议。
今年,双方积极协作,已完成野牦牛、大通牦牛、阿什旦牦牛精液冷冻保存1.8万剂,冻精活力达40%以上。
下一步,青海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中心按照农业农村部《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三年行动方案》及《青海省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实施方案》,借力党史学习教育,加强与各单位的交流协作,开展好各方面工作,为打好种业翻身仗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责任发布:杨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