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质量完成玉树市、囊谦县和曲麻莱县等3个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县的种质资源普查任务,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为民办实事”活动,8月17日至20日,省农作物种子站站长王焕强带队,抽调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工作专家组成员,组织省农林科学院、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专家共11人,赴玉树市、囊谦县和曲麻莱县对当地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征集工作进行了检查指导和现场培训。
工作组组织召开了由州农牧局、三个县农牧局和州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领导和技术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听取各普查县工作汇报,详细了解了三个县工作开展情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技术难点等。目前,各地农牧部门对这项工作比较重视,成立了领导小组并组织技术人员开展了这项工作,普查表填写的相关资料收集正在进行。但也存在技术人员缺乏,征集工作技术要领掌握不准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检查组就《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技术规范》对参与普查的人员进行了详细解答和现场培训,并就如何在网上填报普查数据进行了讲解。省农林科学院、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专家就野生资源的识别和采集技术作了讲解;王焕强站长对当地资源普查收集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抽调人员,组建普查队伍,强化培训,掌握技术标准,尽快开展好普查和征集工作。二是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整合农作物、牧草等部门人员,全力开展好普查工作。三是做好经费使用管理,严格财务制度,确保资金切实用到这项工作中,保质保量完成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工作。
座谈会后,工作组分别到玉树市、囊谦县和曲麻莱县,具体指导农作物种植资源的普查与收集工作。省种子站王焕强站长重点就囊谦县主要农作物青稞的种植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分别到囊谦县香达镇若荞黑青稞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白扎乡东日尕村及娘拉乡多伦多村开展青稞种质资源挖掘工作,工作组走村串户,与牧民交流、座谈了解农作物种植历史、品种来源。省农科院和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专家具体参与到各县的普查工作中,进行技术指导和现场采集,培训了技术人员,提高了工作效率,得到了当地农牧部门的好评和赞誉。(责任发布:杨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