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时节,在前往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西沟乡的道路沿线上,郁郁葱葱的树木遮蔽着炙热的阳光,闪闪烁烁的光影让整个道路有着别样的浪漫……“十三五”期间,西沟乡绘就的“产业兴旺、百姓安居、休闲乡村、生态宜居”四张民生福祉图已铺展在三川大地上。而在“十四五”,精雕细琢这四张民生福祉图是西沟乡党委政府将要带领全乡干部群众勠力同心实干的大事。
建立清洁护卫队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请大家自觉带走身边的垃圾。”65岁的马萨里哈是西沟乡凉坪村杨柳沟社原社长,记者看到他正手持喇叭劝阻村民不要乱扔垃圾。
西沟乡负责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党委委员、副乡长马木洒说,“小喇叭护卫队”是该乡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共创美丽新家园而成立的一支队伍。西沟乡“小喇叭护卫队”分成东西两个片区,共120人,成立了宣传组和专项整治小组,各村设“小喇叭护卫小分队”,每三天对全乡环境进行大清扫,每天早中晚各村小分队进行常态化清扫。
当前,“清洁民和”行动正如火如荼开展。道路沿线环境卫生的治理关乎生态安全,也是让每一个游客眼底绿色更浓的“过滤网”。
由于紧挨着西沟林场和天井峡景区,凉坪村在热闹了整个夏季后,迎来了属于这个小山村的农忙时节,手扶拖拉机满载麦垛呼啸而过之后留下的秸秆也成为该村“小喇叭护卫小分队”的“小负担”。
“只要每天按时按点清扫,留在路两边的秸秆就会少了。”凉坪村柴东社59岁的马存维已经用自己的双手清扫了4年。他说,很荣幸可以在大自然恩赐的福地长大,让这片山林干净整洁是他的使命。
“我们凉坪村的‘小喇叭护卫小分队’共有31人,党员带头,每人分片区进行清扫。”凉坪村村主任马成俊说。
“这几天,我们组织保洁员队伍对西沟公路等交通沿线生活垃圾进行专项排查,并进行清运清扫。截至目前,出动铲车、挖掘机、清运车等60余辆,清运生活垃圾50余吨,并对30余处乱推乱放点进行整治和清运。”马木洒说。
清洁能源进农家
“走,我带你去看看我新装的温棚和保温层。”在参加完凉坪村里组织的一周一次的党史学习教育会后,马存维迫不及待邀请记者前往他家去看看新修好的房屋。崭新的白墙矗立在天井峡边,与远处收割后的金黄麦茬田交相呼应,更加凸显出山林的翠绿和房屋的新。
“今年冬天就会少烧碳了,这样既省钱还减少碳排放,我很期待啊。”凉坪村今年实施了农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符合改造条件的有267户,马存维家是其中一户,他感到自己很幸运,也很感激党和政府。
“这两天6个施工队全力出动,已完成改造250户,选用的是节能环保材质,按照保温层100元每平方米、防水35元每平方米和暖棚230元每平方米的标准进行补助,补助最高标准为1.8万元,超出部分需自费。”马木洒介绍。
而在几公里之外的马家河村也在上演着这样暖心的小故事。在离马家河村级服务中心不远处的巷道里,整齐排列的新民居,统一的房屋布局,统一的围墙和大门,一个新农村正在成型。通往新农村的道路上立着一块石碑,铭刻着“搬迁致富感恩党”几个字,诉说着这个小山村要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决心。
在脱贫户马广明家,工作人员正在接通节能电暖炕的线路,平铺在曾经的火炕之上的电暖炕让整个炕面光滑而干净。“一晚上只需要一度电,温度还可以调节,比电褥子安全,我们也不需要再烧火炕而污染环境了。党和政府能想到的都替我们老百姓想到了,我们只有努力把日子过好才能对得起党和国家的这份情。”马广明说。
“村上为易地搬迁下来的83户脱贫户安装了节能电暖炕,个人只需要出100元,政府补贴1100元,希望全村都可以实施这个好项目。”新上任的村党支部书记海浩说。
在北方农村,如果有房子却没有围墙和大门就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家。伴随着电暖炕项目的进村,同时也带来了为全村215户人家修建围墙,安装150个大门的乡村振兴好项目。常年在工地打工的泥瓦匠马德宏已经享受到了这个好政策。这天一大早,他就开始拉砖、拉水泥,下午时分开始垒墙。等大门一到,他的小家就建好了。
据马家河村党支部书记海浩介绍,围墙每户20米,每米政府补贴200元,大门每户补贴4000元。
“精神食粮”鼓干劲
“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的‘海东精神’,为我们打造‘魅力民和’生态金名片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西沟乡全面开启乡村振兴道路,持续巩固好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增加了底气、鼓舞了斗志。”8月20日,西沟乡党委书记陈栋在组织全乡干部学习会议精神时说。
作为党政“一把手”、市人大代表,陈栋想得更远、看得更透,唯有让老百姓生活幸福,才是西沟乡党委政府执政之要。
如何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幸福,武装头脑、大力发展产业是关键。
“市党代会报告中说,将会持续发展壮大脱贫地区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着力凸显农业农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这几年,我们凉坪村赶上了好时候,下一步将加大投资,修建休闲水上乐园、户外拓展培训基地、沿河休闲观光旅游长廊等,到那时说起西沟,就真的是山美水美,留得住游客,守得住致富之道呀。”马成俊说。
连续两年成功举办过南垣牡丹节的南垣村需要的是留下美誉,留住一年四季的游客。下一步,将与企业合作建设大型娱乐公园,打造农家乐一条街,恢复南垣休闲垂钓鱼塘,配齐配套服务休闲场地设施……这是未来的希望,也是需要实现的目标。据了解,去年,西沟乡18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436.08万元。
“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把全面推进村庄清洁工作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生动实践,持续做好产业发展提档升级,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马木洒对记者说,这是他下一步要为共建绿色家园必须干好的工作。
干大事,需要干群齐心协力,更需要19个党支部,521名党员发挥“领头羊”的示范引领作用。西沟乡以党建为统领,按照“一年干成几件小事、几年干成一件大事”的工作理念,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切实发挥好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在弘扬“海东精神”中汲取更多接续奋斗的精神食粮,不断让老百姓的笑脸成为最美的风景线。(责任发布:石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