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块 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地块应在土壤绝对含水率12%~22%时进行,土壤含水率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深松作业。土壤含水率过小,将会使地面变硬、作业阻力增加,深松沟上易出现较大的土块;土壤含水率过大,会使机具进地困难、驱动轮打滑,深松后地表容易出现泥条等。地块连续实施保护性耕作3年以上且未深松;使用铧式梨耕翻或旋耕作多年,耕作层在25cm以下且土壤形成了坚硬犁底层;耕作层在0~20cm,土壤密度大于1.3g/cm3的均应开展机械化深松作业。土壤质地为黏土或壤土,20cm以下为沙层的地块不宜深松作业。
2.时间 深松应在夏秋收后多雨季节进行,以便接纳更多雨水。深松一般在作物留茬地直接进行,深松后土层不乱,残茬松动,覆盖于地表。春季时要根据降雨多少慎重选择深松作业,如遇降雨量极少的旱年,则不宜开展深松作业,如果降雨量能满足作物生长要求,在开展深松作业时,尽可能选择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械,一次完成深松和整地复式作业,减少作业环节,抑制水分蒸发。
3.作业 松土深度不宜过深。一般比现有耕作层加深5~10cm即可。若历年耕作层为25cm,深松深度则为30cm—35cm即可。实践证明,适度深松即可增产增收;松土过深将会使作业成本增加,投入产出比降低,甚至损坏机具。深松作业前应视秸秆量的情况,进行人工清理或进行秸秆粉碎还田。
4.间隔期 深松是选择性作业,它有两个含义:一是深松主要是解决土壤坚实度过大的问题,特别是进行免耕播种的地块应进行深松,但对于滩涂沙土或沙壤土地可以不进行深松;二是深松不需要年年进行,一般间隔2~3年深松一次为宜,应视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及土壤疏松情况灵活掌握深松间隔期。
5.质量 深松要求不翻动土壤,不破坏地表覆盖,松土深度适当,松土深度和松土间隔一致;在作物收获后土壤适墒的条件下及早进行;深松后地表应无明显的残茬堆积和土壤堆积,要及时进行地表处理。(责任发布:刘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