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海东市农业农村局将秸秆禁烧工作作为大气污染防治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按照“控制源头、疏堵结合、盯死看牢”的原则,加强监管,夯实责任,传导压力,创新工作方法,并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各项工作走深走实,全市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一、加强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市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秸秆焚烧工作,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各相关科室参加的秸秆禁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和协调全市秸秆禁烧工作,切实落实监管职责,强化监督检查,推动禁烧工作落实到位。各县(区)农业农村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制定了禁烧工作方案,并部署开展禁烧工作,将禁烧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乡镇,与所辖乡镇人民政府签订秸秆禁烧目标责任书56份,明确具体责任人,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切实落实各项有效措施,严防死守,确保在规定时间内不发生焚烧秸秆现象。
二、广泛宣传,提高思想认识。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及多种方式,广泛宣传焚烧秸秆的危害,让广大农民朋友充分认识焚烧秸秆的严重危害,切实增强环保意识和守法意识,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禁烧秸秆和综合利用的自觉性,增强农民禁烧秸秆的主动性,从而确保秸秆禁烧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在重要路口等显著位置悬挂横幅,使禁烧工作家喻户晓,形成共识;二是充分利用各宣传音频、乡村广播、微信便民群、朋友圈等方式,大力宣传秸秆禁烧的政策规定、秸秆焚烧的危害以及处罚规定;三是充分发挥村干部的大气污染防治义务监督员作用,通过张贴《关于进一步做好禁止焚烧秸秆的公告》《倡议书》、《致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等形式,引导群众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到秸秆禁烧工作中来,形成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截止目前,全市共张贴秸秆禁烧公告及倡议书2000余份,悬挂横幅100条,深入田间地头宣讲300人次,宣传培训6000人次,发放宣传彩页2000余份,通过微信群、电子屏等宣传禁烧信息800余条。
三、严格督查,落实监管职责。在秋收期间,市、县秸秆禁烧督查组多次深入到乡镇,在全面巡查的同时,加大对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巡查频次,及时制止了多起焚烧秸秆行为。对在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得到处理,对多起责任人给予了批评教育。结合市大气办相关文件精神,9月1日至2日,市农牧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积极组织执法人员深入六县区重点区域,以走访入户、查看田间地头等办法巡查盯防可能出现秸秆焚烧现象的地区,并针对互助县红崖子沟老幼村、蔡家村等区域秸秆焚烧情况,严格履行监管职责,督促并及时跟踪整改落实情况,第一时间安排翻茬机械和有工作经验的合作社对秸秆焚烧地进行翻茬,恢复土地本来面貌。通过巡查督查“不停歇”,全面构筑秸秆禁烧“防火墙”。
四、立足实际,强化综合利用。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采用机械化、秸秆饲料化、颗粒生物质燃料等技术利用和消化秸秆,提高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2020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77%,比上年增加近10个百分点。2021年省上下达给平安区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资金329万元,组建了12个农作物秸秆处理网点,配备了履带式秸秆打捆机、搂草机、杀秧机、配套动力等机械,帮助群众打捆秸秆8700亩,通过就近处理,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秸秆的离田率和综合利用率。
下一步海东市农业农村局将严格履行部门监管职责,督促各县(区)农业农村部门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快技术研发与引进,努力打造农牧业发展循环产业链;加强相关部门间协作配合,共同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有效遏制秸秆焚烧现象,进一步提高海东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责任发布:叶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