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二十四个节气”之一,秋分不仅是秋收、秋耕、秋种的重要时节,也是硕果累累、稻谷飘香、丰衣足食的丰收时节。9月23日,青海省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暨青海(河湟)第六届农产品展交会如期而至。丰收节,不仅是农民自己的节日,也是农耕文明的符号,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窗口。
海东作为河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一直是青海农业生产的重要地区,素有“青海粮仓”的美誉。近年来,海东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目标,因地制宜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初步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化经营,闯出欠发达地区农牧业实践科学发展的成功之路。“十三五”期间,海东粮食稳产在51万吨以上,种植面积、产量连续五年双增长,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1%,建成青海东部最大的富硒牦牛产业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进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贯彻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业强,产业必须强。海东要优化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大力发展“油菜、马铃薯、高原蔬菜、特色果品、生猪、冷水养殖”等十大特色产业。支持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建立利益联合机制,打造一批产权联合的产业化联合体,加快实施青稞、牦牛藏羊、青绣、富硒农产品产业园建设,实现产业兴旺。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要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民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海东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破除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流向农村的各种障碍,最大限度释放农民创业、创新、创造潜力。同时要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意愿,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把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广大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要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海东要着力凸显农业农村的“美学价值”,深化乡风文明建设,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多点打造一批服务功能完善、特色经济繁荣的高原美丽城镇群落,发展有历史印记、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村庄,让海东老百姓更好地感受农耕文化、田园风光、自然之美。
同庆丰收,齐力振兴。金秋时节,让我们在农民丰收节的喜庆氛围中再出发,发扬“耕读传家、崇德尚美,团结互助、守正笃实,艰苦奋斗、勇闯天下”的海东精神,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海东农民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让海东的丰收赞歌越唱越响亮!(责任发布:石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