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青海省动植物检疫站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试金石”,充分结合业务工作职能,着力在“办实事,解难题”上下功夫、出实招,切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为民服务的成果。
一是梳理机构,切实为群众提供方便服务。随着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全省植物检疫队伍有了较大变动。为便于植物检疫工作开展,畅通流程渠道,省动植物检疫站对全省8市(州)42县(市、区)开展植物检疫工作的职能单位进行梳理,目前全省开展植物检疫工作的单位共有34家;现有植物检疫员170名,较改革前增加了3名,其中因退休、调离等减少72名,新增75名。通过梳理单位机构和人员相关信息,进一步优化了工作服务渠道,提升了为民办事服务效能。
二是精准发力,解决基层实际问题。为使植物检疫人员尽快熟悉工作流程,了解信息化管理系统操作,掌握业务职能,通过工作群转发《植物检疫实施细则(农业部分)》《农业部植物检疫员管理办法(试行)》《全国植物检疫信息化管理系统用户手册》等法律法规和业务操作说明20余次;认真耐心解答基层单位、企业和群众对植物省内外调运、产地检疫、信息化管理系统账号申请、操作等相关问题50余次,用耐心、周到、专业的态度和工作精神,积极解决实际困难,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
三是加强宣传,扩大植物检疫影响力。省动植物检疫站累计为全省各级植物检疫机构发放《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挂图)》500余套,有效提升公众对植物检疫工作的关注度和知晓率。与西宁海关联合下乡,对民和、化隆、贵德、乐都4地开展梨火疫病调研和宣传,积极向种植户普及梨火疫病等其他植物检疫疾病知识,包括病状识别、危害特征、举报电话等,有效提升了青海省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疫情监测与防控技术水平,为青海省农业作物、植物生产安全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