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走进古鄯镇山庄村,山水相拥的风光、郁郁葱葱的田园、生机勃勃的业态、通畅整洁的乡村道路,勾勒出一幅美丽乡村振兴图。
坐落在小积石山麓康格达山下的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古鄯镇山庄村,沐浴着大山的灵气,凝聚着千年唐蕃古道的繁华。聊起山庄村的变化,山庄村党支部书记毛得宝告诉记者,以前,山庄村环境脏乱差,土房土墙,生活条件不好。2013年,山庄村被确定为党政军企攻坚示范村,投资共建资金4682万元,相继实施修建围墙、安装路灯、修建栅栏和花园、文化广场等工程,村里的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民刘文秀高兴地说:“我嫁到山庄村时,住的是土坯房子,屋外下雨屋内漏,走的是土路,吃的是窖水。现在住上了砖混结构的封闭式房子,家家户户装上了土暖气,硬化路通到村民的家门口,干净的自来水接到锅台旁,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在创建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山庄村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产业,以“花海经济”助力乡村振兴,走出农旅结合、生态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路子。在生态旅游致富思路的带领下,山庄村村民的环保意识强了,干事创业的劲头足了,村里的风气也更好了。规范垃圾处理、治理庭院卫生、改造旱厕、铺设马路、粉刷院墙、植树绿化……生态优先的发展思路让山庄村大变样,处处洁净美观、绿植环绕。
自从村里有了花海景区,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在花海务工的村民陈玉成说:“这里原来是一片石头滩,经过政府的大力开发才变成了花海。自从这里种上花后,我和庄子上的几个人就来这里打工,主要从事花卉栽培、管护等工作,每个月能挣到三千多元。”
山庄村还依托村里独特旅游资源,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将国家扶贫资金投入到七里花海景区建设中,对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八百九十多万元折股量化,每名成员占股金额8000元,年底按股分红,使资源变成了资产、资金变成了股金、村民变成了股民。(责任发布:石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