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互助县的牧草生产,人们不由想起南门峡镇西山根村互助佳华生态牧草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一走进他们的青贮车间,一股浓浓的醇香味扑面而来,这是青贮饲草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评价饲草质量的主要依据,多年来互助佳华生态牧草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一直为互助县牧草事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付出了辛勤的努力,汗水播洒在互助、大通等牧区地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合作社始终紧紧围绕国家“三农”政策,以打造“绿色生态牧草”品牌为目标,依靠科技创新,建立规范运作机制,实现了与当地农牧民互利双赢,为互助县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牧草加工生产做出了自己积极的贡献。
青饲草生产稳中有升
2021年合作社在南门峡镇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南门峡镇西山根、却藏寺、东沟村以土地流转租赁的方式向农户租赁适合青燕麦、玉米种植的地块,总面积达到了3800亩,经过科学的品种选配和规范的田间管理,今年青饲草种植喜获丰收。经过三个月的青贮生产,共青贮燕麦、玉米饲草8000吨,其中青贮池5000吨(玉米2000吨,燕麦3000吨)、青贮包青贮3000吨,销售额为450万元,较上年分别增长60%、25%、200%、100%。饲草销往了格尔木、贵德、平安、湟中,大通及县内养殖场和零星养殖户。
秸秆回收利用如火如荼
今年是合作社生产草颗粒的第二年,通过在农户耕地上回收废弃小麦、油菜秸秆加工草颗粒,建立了环境保护和秸秆综合利用机制,变废为宝,为今后秸秆回收综合利用打下了基础,大大减少了因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也为农户便于种植创造了条件。去年完成小麦,油菜秸秆回收共1153亩,生产草颗粒153吨,按价格每吨1600元计算营业额为24.48万,纯收入应在10万元左右,由于养殖企业对草颗粒还没有完全认可,所生产的草颗粒饲料去年以赠送的方式试用,喂养后各养殖企业回馈评价良好,今年完成小麦,油菜秸秆回收面积达到了2300亩,生产草颗粒200吨,实现销售收入36万元,纯收入达到了22万元,较上年分别增长99.4%、30.7%、47.1%、120%。
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自2013年3月成立以来,通过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县林草局的大力支持,先后建设了5栋钢构储草棚,2座3000立方米的青贮池,7间办公室,3500平方米的晾晒场;拥有了完备的牧草种植、收获、青贮、加工、运输设备,通过项目带动、个人自筹,引进购置了自走式打捆机、搂草机、旋播机、犁铧、打药机、拖拉机、运输车、牧草种子撒播机、割草机、秸秆柔丝机、牵引式打捆机、装载机生产机具,形成了草颗粒生产线一条,机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青贮的现代生产管理体系。
实现经济生态效益双赢
多年来,如何将秸秆变废为宝,有效实现综合利用一直是农业部门致力解决的难题。在互助县的大力推广下,秸秆除了还田,秸秆的经济价值逐渐引起了养殖业市场的关注,已成为好多人眼中的“香饽饽”。秋收时节多收购一些就多赚一些。每年合作社秸秆综合利用的数量达到了300多吨,实现经济收入36万元。一直以来采取技术措施和经济措施相结合,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即增加了经济收入,又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赢。(责任发布:叶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