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事事总关情。2021年初,青海省10大类45项民生实事工程发布。接近年关,这些关乎群众利益的实事都办得怎么样了?即日起,本报开设《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栏目,聚焦教育、就业、养老、医疗卫生、城乡建设等方面的民生大事,用贯穿百姓生活的身边事,反映省委省政府把民生事放心上,把民生事办到群众心坎上的力度和决心。
【回顾】就业促进工程
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面向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就业重点群体和企业职工、农牧区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次。通过实施“巾帼家政培训工程”,开展家庭服务业职业技能大赛,支持培养一批优秀家政服务队伍。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05万人次。探索整合各领域创业孵化载体,推动孵化服务资源交互共享。
【身边事】李十二姐就业的故事
11月底,李十二姐在家政服务公司上班正好半年,工资从1800元涨到了2500元,有了工作,整个人都精神了。多年前,李十二姐因意外脚受伤,多年来一直靠政府帮助生活。今年5月,经朋友介绍,他到青海乐邦家政综合服务有限公司工作。
“刚来公司时,他不怎么喜欢跟人说话,交代的工作也没有认真完成。后来,经过公司的培训,他掌握了一些家政服务方面的技能,慢慢对这份工作产生了兴趣。再加上公司领导和同事每天的关心开导,他变得开朗了。”公司负责人解成兄说。
李十二姐的工作是在公司值班,负责公司楼宇安全。“上个月开始,他每天都在工作群里发工作时的照片,比如在楼道检查、关闭门窗,检查开关等。公司一共有7层,每一层他都会仔细检查,工作非常认真,跟刚来单位时截然不同。”解成兄展示李十二姐的工作照片,她说,公司职工都很感动,也因为李十二姐的改变而开心。
“以前,在家靠政府养活。现在,我有了一份收入,经济上宽裕了很多。我想再攒些钱,以后去旅游。”有了工作,有了收入,让李十二姐觉得踏实和幸福。
在青海乐邦家政综合服务有限公司,像李十二姐这样的员工有25名,他们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收入,自食其力改变生活。还有22名员工是就业困难人员,他们也在家政服务公司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为鼓励员工,他们的工资是阶梯式的,刚入职的员工工资大约2000元,认真肯干的员工会不断加薪,最高的工资可达到4500元。”解成兄说。公司成立于2020年5月,一年来,吸纳就业近百余人,其中残疾人、就业困难人员占员工总数的80%以上,参与培训的残疾人有30名,都已实现就业。
“现在的政策越来越好,看到身边一些就业困难人员和残疾人,就想伸手帮他们一把。所有培训都由政府买单,吸纳特殊人群就业政府还会帮扶,企业压力小了很多。”解成兄说。
现在,家政业务逐步增加,解成兄还想再招一些就业困难人员来公司就业,正如她所说:这一年,她看到了员工们的改变,也正是这一年,她看到了政府对小微家政企业的帮扶力度,她对企业充满了信心,对这些就业困难的员工更是信心满满。她想明年再给员工提高待遇,完善保障体系,真正把政府的好政策送到员工身边。
【兑现】提前完成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
截至10月15日,全省城镇新增就业5.6万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06.15万人次,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4%、101%,提前完成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20万人的年度任务。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1.5%,预计年底达到85%的目标任务。主动实施推动政策落实服务落地就业“双推行动”,落实各类就业补助资金5.25亿元。深入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质量年”活动,组织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7.68万人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0万人次的76.8%,预计年底完成目标任务。(责任发布:石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