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畜白肌病什么原因?
有的研究资料表明,该病是由于缺硒所致。随着生命科学及食物链研究的深化,多数学者认为与母乳中缺乏维生素E,或缺硒、钴、铜和锰等微量元素有关。
牲畜白肌病是牲畜的一种以骨骼肌、心肌纤维以及肝组织等发生变性、坏死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因病变肌肉色淡、甚至苍白而得名。本病多发生于秋冬、冬春气候骤变,青绿饲料缺乏之时,以病畜弓背、四肢无力、运动困难、喜卧等为主要特征。
病畜精神萎顿,食欲减少,常有腹泻,踱行,拱背站立或卧地不起现象。若驱赶运动,则步态僵硬,关节不能伸直,触诊四肢及腰部肌肉感到硬而肿胀且有痛感,骨骼肌弹性降低。心区有压痛,脉搏150-200次/分钟,呼吸90一100次/分钟。病畜常发生结膜炎,角膜混浊、软化,终至失明。四肢及胸腹下出现水肿。尿液往往呈红褐色。常由于咬肌及舌肌机能丧失而无法采食,心肌及骨骼肌严重损害时导致死亡。
牲畜白肌病病变常发生于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背最长肌、臂三头肌及心肌等。发生病损的骨骼肌呈白色条纹或斑块,严重的整个肌肉呈弥漫性黄白色,切面干燥,似鱼肉样外观, 常呈对称性损害。
牲畜白肌病怎么治?
应用硒制剂,如0.2%亚硒酸钠溶液2毫升,每月肌内注射1次,连用2次。与此同时,应用氯化钴3毫克、硫酸铜8毫克、氯化锰4毫克、碘盐3克,加水适量内服。如辅以维生素E注射液300毫克肌内注射肌内注射,则效果更佳。
在平时的饲养中,加强母畜饲养管理,供给豆科牧草,母畜产崽前补硒,可收到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