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走深走实,4月27日,互助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感悟初心使命。在党支部书记王贵全的带领下,52名党员干部先后到五峰镇七塔尔村王得仁的农民红色文化珍藏馆,青海农村党组织的“摇篮”——双树,搬出穷山窝、旧貌换新颜的五十镇班彦村和互助县委党校党性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对党史学习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党的初心使命有了更为具体准确的把握和感悟。大家纷纷表示,要发扬革命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走进五峰镇七塔尔村农民红色文化珍藏馆,仿佛走进了红色文化的海洋,每一件藏品都有着时代的烙印,见证着革命的历程。王得仁既是馆长,又是讲解员和管理员。每件藏品都是他的心血,对于藏品以及藏品背后的故事,王得仁了如指掌。“珍藏馆里的每一件藏品都承载着一段历史,收藏和展览红色文物是为了让后人牢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付出,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并将之转化为不断前行的力量。”王得仁说。
双树,作为“青海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党性教育基地,它是一部厚重的历史教科书,是党员干部砥砺初心、锤炼党性、升华思想、提升能力的精神家园,是互助县乃至青海农村党建引领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缩影,展现出高原大地上共产党人的集体精神风貌,昭示着广大人民群众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红色展馆里的图文展板共分“前言”“岁月印记”“筑梦正时”“书记风采”“薪火相传”“展望未来”“与时俱进”“高原曙光”等10大版块,展室内收藏了半个世纪以来保存下来的各种文字图表史料42份,照片等新旧图片资料43张,上世纪50年代推手磨、笔筒、马鞍、大刀、长矛等历史实物13件,生动立体展现了双树村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活动现场,全体党员高举右手重温入党誓词,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不断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农技推广工作,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
2015年,在党中央和省市县委、政府的关怀下,班彦村吹响了精准扶贫的号角。2017年3月完成整体搬迁,年底整村脱贫。搬出大山以后,班彦村真正实现了旧貌换新颜。曾经“喝不上水,走不出去”的贫困村变成了以乡村旅游为主线引领,盘绣制作、酩馏酒酿造、光伏发电、特色养殖等各项致富产业多点开花、融合发展的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现在的班彦村,老百姓真正过上了幸福、富裕的生活。(责任发布:杨宝华(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