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2021年全国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座谈会暨第二届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线上召开。会议由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于秀娟主持,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中国水产学会秘书长崔利锋作2021年全国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报告,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一级巡视员李书民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全国各省(区、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机构、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相关负责人,以及第二届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全体专家委员、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生动物防疫标准化技术工作组全体委员、特邀专家等共16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期间,山东、广东、江苏、天津、青海、北京六个省(市)代表作了典型发言,青海省通过实施最严格的养殖容量控制、最严格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最严格的水产品质量监管,不断健全完善制度体系和技术规范,加强投入品全程监督指导,强化宣传培训,引导群众规范放生等举措,有序推进全国无规定疫病苗种场建设试点,实施重要疫病专项监测计划,严把苗种安全关,严格做好养殖场疫病控制、净化工作,最大程度减少疫病带来的风险和损失,在青海省渔区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督促形成思想统一、全面重视、程序规范、措施得力的良好氛围,确保了无重大疫情发生。此次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系统进行介绍和推广,青海省水产养殖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得到业界和上级部门充分肯定。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一级巡视员李书民进行总结讲话,针对当前疫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五点要求:一是扎实推进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制度实施;二是加强水生动物疫病监测和处置工作;三是加强水产养殖生物安全管理;四是多渠道争取疫病防控资金投入;五是强化产学研推联合防控机制建设。在提到加强水产养殖生物安全管理工作时,特别强调,接下来将争取创建一批“无规定疫病水产苗种场”。探索启动特定养殖品种的无规定疫病区建设。青海省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具备试点建设无特定疫病区的基础条件,可计划适时启动这项工作,为确保水产养殖高质量绿色发展发挥积极作用。(责任发布:杨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