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南县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确立了“生态立县、立草为业、发展草产业、促进畜牧业”的发展思路,走种草养畜的路子,草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扎实推进草产业建设。依托草产业,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不断完善饲草料生产体系、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舍饲养殖,为养而种、因地制宜、分区施策,积极推进草产业发展。2021年,全县多年生人工草地28万亩,种植一年生饲草13万亩,粮改饲种植面积达到14.1万亩,收储量达到13.05万吨。同时围绕饲草主导产业发展实际,在塔秀乡实施饲草产业强镇项目,重点建设饲草基地生产设施、饲草料加工设备、储藏设施配套、饲草研发检测、营销推广,形成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更加紧密的饲草产业发展新格局。
初步形成草产业链条。充分发挥以现代草业和楠伽有机肥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开发饲草系列产品,打造“高原牧草之乡”品牌,同县域养殖大户、合作社和村集体经济建立供销、技术及机械服务合作关系,形成了集示范、生产、经营及有机肥还田为一体的草产业发展格局,种养结合、农牧互补、草畜联动、循环发展的全草产业链条初步形成。目前已建成年产万吨有机肥厂1处,年产有机肥2万吨。建成年产草颗粒、草块和饲料生产线各1条,研发生产草颗粒、草块、燕麦捆裹青贮、牦牛(藏羊)各阶段精料补充料等14种饲草料产品,饲草贮备棚和抗灾防灾贮备库2370平方米,饲草贮备转运点1处,饲草贮备能力达万吨,年加工生产草产品5万吨。
加快规模化养殖步伐。在草产业的带动下,全县舍饲半舍饲养殖规模达到65%,舍饲半舍饲的牲畜总数为78万头只,以饲草种植带动的规模化养殖场、合作社达52家。已认定有机农畜产品11个,全县共建设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小区35个,培育专业合作社167家,家庭牧场124个,牛羊大户1560户,年舍饲养殖出栏牛羊28万头只。
做大做强草产业工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草产业成为朝阳产业,促进了畜牧业和农业的协调发展,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带动了农、牧、工、贸等产业,为贵南县农牧民的牛羊养殖规模扩大,冬春季牲畜的补饲和抗灾发挥了重要作用。生产的优质牧草产品远销到果洛、玉树等周边地区,扩大了贵南的草产业知名度,走出了一条实现贵南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今年草产品价格持续走高,草颗粒、草块2500-2800元/吨,青干草捆1500-2000元/吨,青贮玉米500元/吨,发挥经济效益的同时,带动从事草产业季节性的劳动力达400人,增加收入10000-12000元。(责任发布:叶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