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东市乐都区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探索多种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坚持不懈抓基层打基础、补短板强弱项,有效推动基层党建提档升级,为实施乡村振兴集聚起强大动能。
据了解,乐都区成立全区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领导小组,制定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建设内容、政策措施、资金保障,压实各成员单位工作责任,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困难,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工作落实。加强对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的系统谋划,每季度对高质量发展村集体经济情况进行一次专项督查,进一步激发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为全区集体经济“破零”工程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组织全区354个村的“两委”主要负责人、农村致富带头人,赴江苏无锡、陕西杨凌等地参观学习,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不断提高致富带头能力。
同时,乐都区根据贫困地区自身资源条件和发展禀赋,因村施策,积极探索光伏扶贫、股份分红、经济实体、乡村旅游、物业经济等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拓展集体经济多元增收渠道。141个贫困村的“破零”资金与省财政补贴融资资金共筹2.6亿元建立了38.7兆瓦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截至目前,平均每村收益30余万元。207个有贫困人口的非贫困村每村集体资金投入100万元,各村通过兴办实体、入股分红、盘活资源等方式取得长期稳定的经营收入10万余元。并积极争取2019、2020年中央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37个,落实项目资金1850万元,依托区位优势,结合各村独有的条件,在种植方面形成了依托大樱桃、乐都长辣椒、紫皮大蒜等特色种植项目,在养殖方面形成了绿壳蛋鸡、肉牛、藏香猪等品牌养殖项目,在产品加工方面形成了马铃薯初加工、油菜籽初加工、刺绣加工等具有一定附加值的村集体产业项目,逐步优化产业结构。
此外,乐都区还制定出台了《乐都区关于推动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坚持改革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激发创新活力。进一步简政放权,简化办事流程,多方位为村集体经济项目发展服务。采取“村党组织申报,乡镇党委筛选,县级组织、财政和农业农村部门审核上报”的程序自下而上选择了实施项目,并组织发改、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环保等部门,对项目可行性进行逐一评审。结合全区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严格落实村党支部书记通过法定程序兼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目前全区354个行政村中有315个村的党支部书记兼任本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兼任率达88.9%。乐都区还设置公益岗位1786个(长期性岗位643个、临时性岗位1143个),既稳定增加了群众收入,又推动了村级公益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有效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了乡村振兴。(责任发布:马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