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海拔4400多米高的国家级贫困村,高寒缺氧,气候恶劣,且村民分散游牧居多,它就是玛多县西南80公里处的玛查理镇江多村。
2015年的严冬,工商银行青海分行的3名职工带着省行的重托,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了高原深处的江多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车骑马,进村入户,扶贫工作队员扎下身子,这一待在江多村就是4年多。
牧民扎西,家里6口人,整天与牛羊打交道,到过最远的地方就是玛查理镇。是扶贫工作队让他搬出了世代居住的破旧毡房,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
今年80岁的堆朱加错,是江多村最大年纪的人。他见证了江多村里的变化,“不敢想,没有过”是老人逢人就讲的口头禅。
江多村是一个居民分散、点多线长的牧村,工商银行青海分行扶贫工作队在第一书记乔晓飞的带领下硬是骑着马跑完了方圆300多公里的居住区。
辛勤的付出,57户贫困户的排查和识别,146名精准贫困户的情况,终于在全村张榜公示。
工商银行青海分行扶贫工作队通过认真分析致贫原因,逐户建档立卡,做到了“有卡、有簿、有册、有档”,制定帮扶措施,确立帮扶项目,明确帮扶责任单位、帮扶人员,实施有效帮扶和动态管理,全面接受群众监督。
在驻村工作过程中,工商银行青海分行扶贫工作队发现全村57户120多人因贫困,缴不起合作医疗参合金及养老金。为改变这一现状,工作队与村两委研究,由工商银行青海省分行积极筹措捐款资金10多万元,连续3年代缴参合金和养老金,使村民的看病和养老生活有了最基本的保障。办真事,这一举措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与口碑。
“无牧不稳、无牧不兴、无牧不富”,是扶贫工作队总结的经验。以发展生态效益型畜牧业为突破口,才能切实转变牧业经济增长方式。在“党支部+合作社+牧户”的发展模式下加大力度推行草场流转,打通畜产品的流通环节,提高畜牧业即收利益,拓宽了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空间。
对那些有创业热情的新型牧民,通过争取扶贫开发项目,加快“一村一品”产业培育,做大做强符合江多村特色的牧业。
在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上,集中扶持贫困户发展以牛羊舍饲养殖为主的牧业。加快推进土地流转,着力扶持发展专业合作社,培育壮大具有比较优势的增收产业,带动牧民收入较快增长。彻底让过去“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
2015年,工商银行青海省分行为了让牧民增加收入,为玛查理镇捐赠46万元建玛多县畜牧产品加工厂,来带动牧业发展,拓宽致富之路。
2016年至2018年,工行青海省分行分别为江多村村民代缴参合金和养老金10多万元。
2019年,工商银行青海省分行党委,在了解到江多村党员活动室、会议室太小只有几十平方米,每次开会有一多半人要站着,还有一些人只能在窗外站着听后,积极支持江多村委扩建党员活动室项目,为江多村的党员活动室争取31万元资金,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建党员活动室100多平米,另建会议室150平米,大大改善了村民活动场所及会议用房。
如今的江多村,环境变了,人民富裕了,江多村成为了高原深处发展的一颗明珠。(责任发布:叶培佳(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