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决定后势,开局关系全局。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祁连县农牧水利和科技局牢记总书记嘱托,始终将“补齐民生短板,兜牢民生底线”作为根本任务,着力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瞄准目标争上游,为“十四五”时期全县农牧事业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着力把握理论指针,宣讲工作持续推进。广泛宣传中央和省州委1号文件、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及习近平对“三农”工作批示指示精神,通过“讲政策+办实事”方式,围绕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分类指导,树牢新发展理念,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接续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
着力抓好第一要务,项目建设不断提升。落实农牧业项目12项,总投资10131.1万元,全面完成祁连县牦牛产业提档升级建设项目、祁连藏羊产业园区项目、祁连县藏羊产业发展项目、2020年青海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青海祁连亿达牦牛产业化联合体牦牛精深加工建设项目、祁连县乡村振兴示范试点麻拉河村曼山居民宿建设项目。重点争取3000万元牦牛文化小镇项目、1800万元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建设项目、200万元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项目和农田建设项目。
着力深化改革赋能,乡村振兴活力增强。一是继续开展白杨沟村、麻拉河村、拉洞台村、冰沟村、郭米村示范试点村建设工程,重点完成麻拉河村省级示范村建设项目,推进2021年新增省级示范点郭米村建设任务,积极争取郭米村省级示范试点村创建项目。二是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新一轮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完成611户2020年度整村推进户厕改造奖补。积极争取高楞村、夏塘村、草达坂村、峨堡村4村1075户的户厕无害化改造整村推进奖补项目。完成祁连县全域无垃圾创建项目建设任务。三是统筹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制度,稳妥审慎推进45个行政3339宗宅基地,开展农牧区宅基地和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试点示范工作。
着力推动农业发展,民生工程取得实效。一是统筹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健全完善县级监管、村级考核的管理机制,争取牲畜免疫密度达100%,群体免疫合格率超75%以上。二是切实保障春耕备播工作。保障全县农作物播种4.16万亩以上,其中粮食作物1.57万亩,油菜作物1.95万亩,其它作物0.64万亩,积极做好农资市场打假检查力度,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开展农田病虫害监测、植物疫情监测1万亩、农田灭鼠1万亩。实施麦类品种扩繁0.05万亩、繁育小油菜0.05万亩、繁育青稞0.05万亩。三是扎实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项目。积极在12个村农业村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完成试点面积0.5万亩。四是提升基础保障能力。积极争取落实农牧业生产救灾资金,新建饲草料储备库1处,并做好饲草料贮备工作。开展老化失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修复工作,保障农作物灌溉需求。
着力强化创新引领,特色农业稳步提高。一是立足改革机制,提升规范建设能力。完成对已建成的8家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的规范提升任务,培育一批具有现代企业性质的典型股份制合作社。切实做好新一轮草原生态补奖的政策工作衔接落实工作,完成6914.3万元奖补资金发放。重点农作物、藏羊牦牛畜牧业参保率达100%。金融支农力度继续加大,依托县级农担公司,完成543个养殖大户、新型经营主体担保工作,担保金额16487万元。二是立足资源禀赋,推动藏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利用祁连藏羊被成功纳入第三批全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契机,依托全省“百项万亿”重大工程祁连藏羊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项目和青海藏羊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完成1400万元藏羊产业建设项目,逐步构建产业链条相对完整、市场主体利益共享、抗市场风险能力强的藏羊特色产业体系。三是立足区位优势,推动“祁繁甘育”创新发展。充分利用河西走廊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飞地牧草”“飞地养殖”经济,创新推出“飞地畜牧贷”,对飞地畜牧业发展给予金融支持。(责任发布:杨宝华(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