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遏制农村土地撂荒,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快恢复撂荒地生产步伐,近期,海东市平安区结合各乡镇实际,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农村耕地撂荒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已复耕撂荒地4300亩。
平安区及时成立了耕地“非粮化”及撂荒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细化了工作方案,先后3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了工作责任,建立健全了乡政府为主体、业务部门指导、广大农户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各乡镇也根据实际,制定了整改方案,成立了整治专办,逐块落实、逐村逐户、分片领导包片到户、逐村定岗,确保做到责任到人。并通过召开会议、“村村响”、入户宣传等形式,广泛宣传《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农村土地管理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和耕地保护相关政策,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对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和防止耕地“非粮化”工作的知晓率、参与度,引导和动员群众“珍惜耕地、用好耕地、保护耕地”,切实提高保护耕地的责任意识,营造了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同时,各乡镇根据区政府文件要求,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头,分区域、分村进行摸排,逐村一户一户地调查、一块地一块地落实,逐一登记造册,建立乡村两级台账、标识图斑,做到图与台账一一对应,根据各乡镇撂荒耕地和占用耕地种植苗木的实际面积分析原因,因户因地施策,边摸排边整改,逐户逐地块解决耕地撂荒和占用耕地种植苗木问题,为集中整治撂荒地打牢了坚实的基础。
为确保整治工作落实有效,区政府及时成立了区级督导组,深入各乡镇村社,对撂荒地整治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监督检查,每天对重点区域整治情况进行现场督查,实行一天一汇报,时时跟踪,对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及时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分片包干进行跟踪整治,重点抓好湟水河、黄河沿岸、高速公路、109国道、民小公路两侧及县郊生产条件较好地区的撂荒地整治,做到全面复垦复种、应种尽种。(责任发布:叶培佳(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