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1人浏览
2015年10月23日,全国农技中心联合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在苏州举行油菜机械播栽技术培训班,来自12个冬油菜产区农技推广系统代表和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有关专家共计120余人参加了培训。代表们观摩了吴江区同里国家现代农业园区油菜机械播栽现场,农业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吴崇友研究员、扬州大学农学院冷锁虎教授、苏州市农科院孙华副研究员分别就油菜毯状苗机械移栽技术、油菜毯状苗培育技术和油菜机械开沟起垡摆栽技术作专题培训,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王汉中研究员出席培训班并讲话。
王汉中副院长指出,毯状苗培育是油菜机械移栽技术的关键环节,是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的一次重大创新,对于推动稻稻油三熟制地区油菜生产发展意义重大。他认为,尽管目前油菜生产形势严峻,但维持一定面积的油菜对于确保居民日常食用植物油消费安全、保障粮(稻)油兼丰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后油菜的发展要坚持走“三高五化”,即培育高产、高油、高抗优质品种,走机械化、轻简化、规模化、集成化和产业化发展的路子。
全国农技中心油料作物处主要负责人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这次培训创新举办方式,实现农机农艺融合、科教推合作,现场效果很好,专家讲课精彩,代表交流深入,达到了预期目的。他认为,在今年油菜临储价格取消、秋冬种生产下滑的不利形势下,要拓宽工作思路,在进一步提高油菜竞争力上下功夫:一是争取政策支持,借鉴粮食作物经验,积极争取油菜机械移栽机械补贴、集中育苗技术补贴等政策扶持;二是加大技术集成创新力度,通过选用高产高油品种、优化栽培模式、合理搭配移栽机械,尽可能降低油菜生产成本,提高油菜生产效益;三是创新服务方式,充分发挥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互联网的作用,提高技术的到位率和普及率,实现油菜大面积增产增收。他强调,油菜毯状育苗机械移栽技术已经在育苗、机械栽插环节上有了较大突破,下一步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移栽机械,扩大试验区域,增强机械的适应性,同时要深入研究毯状苗机械移栽对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总结形成规范的技术模式,尽快将这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农业部种植业司、农机化司、农机推广总站、扬州大学相关负责人出席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