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6人浏览
近日,果洛州召开特色生态农牧产业发展工作视频会议,青海省农牧厅畜牧处负责人、各县政府县长、主管副县长、农牧局局长、生态办主任及州直机关各部门负责人在主会场参加了会议。
会义简要回顾总结了2008年以来特色生态农牧产业发展情况,并就2016年做好特色生态农牧产业相关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指出,生态畜牧业工作是关系牧区生产经营方式的改革,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截止2015年度底,全州共整合各类资金达4.8亿元,为生态农牧业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会议要求,今年是“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生态农牧业建设工作承前启后、提升质量、深入推进最为关键的一年。各地、各部门要以生产要素整合为关键点,破解合作社运行乏力的问题;以政府各级部门联动为重点,破解工作推进无力的难题;以项目资金整合为手段,破解政策投入拉动力不强的问题;以草定畜为核心,破解草畜矛盾制约难题;要推进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试点工作,确保创新取得突破;要强化保障,创新生态农牧业建设新机制。
会议还对2015年生态畜牧业建设工作中涌现出来的16个先进单位和15名先进个人进行了通报表彰。
会议指出,合作社的股份制改造起源于果洛州,对全省的合作社组建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的作用,全省多地已经进行了模仿与推广。尤其近几年来,在果洛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大力支持下,地方各级政府投入并整合了大量资金,在果洛州实行配股制的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成效显着。要求在今后的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工作当中,更加注重股份制的改造,将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的良行运行作为牧区经济转向现代农牧业的唯一平台,全面实行企业化管理、公司化经营的现代管理模式。
最后,会议从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发展特色农牧产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力推进特色农牧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两个方面就我州生态农牧业建设工作提出具体要求。要加强基础调研,完善顶层设计,明确特色农牧产业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州委州政府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特色农牧产业发展大调研活动,全面梳理总结近几年在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调研工作中,要注重发挥乡村两个主体作用,充分尊重和吸纳基层组织、广大群众的意愿,主动与行业专家、基层干部群众深入讨论,研究怎样完善合作社运行机制,发挥领办带头人作用,如何培育和发展市场主体,与企业建立订单生产关系等问题,确保形成有参考价值、含金量高的调研报告。要提高思想认识,采取有力措施,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实施高原生态农牧业“五大产业工程”。各地、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州委州政府的决策部署,以现有的生态农牧业产业项目为基础,继续增点扩面,以对广大农牧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科学谋划和精准实施各大工程项目,着力在农牧业产业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出实招,坚决防止项目跑空。要统筹推进,精准实策,建立特色农牧产业发展长效机制。一要把发展特色农牧产业与精准扶贫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特色农牧业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抓手,按照特色差异化思路,将生态畜牧业打造成为农牧区重要产业支撑,成为精准扶贫的源头活水,着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二要把发展特色农牧产业与高原生态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在做强特色产业文章的同时,在久治、班玛、玛沁等气候适宜、风景秀丽之地,引导农牧民群众开办“黑帐篷”牧家乐、藏家风情园等项目,进一步丰富旅游景点景区体验功能,进而带动牧户经济。三要把发展特色农牧产业与饮食服务业发展结合起来,按照市场需求,积极制定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向城镇、集镇餐饮服务个体经济提供优质原材料,鼓励有条件合作社、经济实体积极兴办产销一体化经营平台,积极开办宫廷藏餐厅等实体经济,从源头上满足市场供给需求。四要把发展特色农牧产业与地方县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坚持农牧业经济主导地位,把发展特色农牧产业摆在推动县域经济的突出位置,今年要有效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和扶贫、科技、水利、上海援助等资金1亿元以上,集中用于高原生态农牧业“五大产业工程”,为全州特色农牧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奠定坚实基础。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保障机制,确保特色农牧产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发展特色农牧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由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农牧部门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只有形成一个调子走路、一个部门常抓、一群力量齐建,才能有力有序推进,才能产生真金白银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