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广场

当前位置>农技服务>正文

全国农技中心组织越冬期小麦苗情考察活动

2017-06-01人浏览

   当前,正值“三九”时节,黄淮海主产区小麦进入了越冬期。1月9-13日,全国农技中心组织河北、山西、江苏、安徽、河南、山东6个省农技推广站代表和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成员,赴山西、河北2个省、5个市、6个县(市、区),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调查越冬期小麦苗情、土壤墒情和病虫草害发生情况,同时考察各地小麦关键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从田间调查情况看,今年山西、河北两省小麦播期适宜,播种质量较高,基本苗充足,整体苗情不错。一是苗情长势较好。大部分麦田群体充足,亩茎蘖数都在70万以上;个体较壮,基本实现了叶蘖同伸,主茎叶龄都在5叶以上。二是土壤墒情适宜。秋播以来,各地出现多次雨雪过程,土壤表墒普遍好,基本不需要灌越冬水,对安全越冬较为有利。三是病虫害较轻。除个别田块出现纹枯病外,小麦病虫害总体轻于上年。虽然苗情长势总体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隐患。一是部分麦田旺长明显。播种以来,气温总体偏高,有效积温较常年偏高100℃以上,越冬期较常年推迟10天以上,部分麦田出现不同程度的旺长。二是缺少抗寒锻炼。气温偏高,小麦缺少抗寒锻炼,出现冻害的风险大。三是春季风险多。大部分麦田地上地下不协调,地上叶片徒长,叶片细长,但次生根偏少,春季倒伏等风险增加。

  近来年,山西、河北两省突出区域特色,集成示范小麦高产稳产高效节本栽培技术,促进了小麦生产稳定发展。山西省着力抓好小麦技术试验示范,在9个主产县安排了小麦品种对比、肥料运筹、播种方式等试验,筛选出了一批品种,集成配套了一批分别适合水浇地和旱地的技术体系。河北省大力示范推广小麦旱作节水技术,着力抓好农艺节水,集成了“一水一肥千斤麦模式”,主要包括一水两用、节水品种、晚播增量、等行密植、播后镇压、春浇一水等6项关键措施,实现了以水定产、以产定肥、减肥节水的成效。

领导班子更多

村规民约更多